[实用新型]一种防转、耐大电流锂离子动力电池盖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0800.8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宋殿权;张春涛;周玉林;苗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锂离子 动力电池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盖板。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可大电流充放电、对环境污染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电池正、负极柱通常为螺纹式的,一方面可以当螺栓使用来连接外电路,另一方面它还起着压紧和固定密封垫的作用,电池极柱在与外电路把紧过程中,很容易转动极柱,同时也带动了它下面的密封垫,这不仅破坏了电池的密封性能,而且也出现了短路隐患;用于车辆使用的动力电池会处于较大频率的震动中,极柱处的连接、密封中如果摩擦小,会出现连接和密封松动现象;动力电池的正、负极耳比较多,组成较厚的极耳群,通常情况只用一个铆钉将极耳群铆接在盖板的引片上,会使极耳群与电池盖的接触面积较少,造成接触电阻大或电阻不稳,导热性能差,这一方面影响着电压平台,另一方面也使电池存在着安全隐患,尤其以大电流(100A以上)充电时,产热比较多,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动力电池极柱与外电路连接中极柱容易转动和使用中极柱容易松动,以及动力电池电极件与电池上盖接触面积少、产热多、不易耐大电流的问题,提供一种防转、耐大电流锂离子动力电池盖板。
本实用新型包括盖板、正极柱、正极压板、正极密封垫、负极密封垫、负极柱、负极压板、正极电极体连接引片和负极电极体连接引片,正极柱由上至下分为正极螺纹段、正极过渡段、正极压爪段、正极密封垫安装段和正极底座段,正极压爪段上沿圆周均布设有四至六个正极压爪,正极压板套装在正极压爪段上,正极压板上均布设有四至六个与正极压爪相对应的正极压爪槽,正极电极体连接引片和正极密封垫由下至上安装在正极密封垫安装段上,负极柱由上至下分为负极螺纹段、负极过渡段、负极压爪段、负极密封垫安装段和负极底座段,负极压爪段上沿圆周均布设有四至六个负极压爪,负极压板套装在负极压爪段上,负极压板上均布设有四至六个与负极压爪相对应的负极压爪槽,负极电极体连接引片和负极密封垫由下至上安装在负极密封垫安装段上,正极密封垫上具有正极盖板槽,负极密封垫上具有负极盖板槽,盖板设置在正极盖板槽和负极盖板槽中,正极压板与正极密封垫接触的端面上设有正极垫倒齿牙,负极压板与负极密封垫接触的端面上设有负极垫倒齿牙,正极底座段与正极电极体连接引片接触的端面上设有正极引片倒齿牙,负极底座段与负极电极体连接引片接触的端面上设有负极引片倒齿牙,正极密封垫的下端面上以正极柱的轴线对称设有两个正极固定销,正极电极体连接引片的端面上设有与正极固定销配合的正极定位孔,负极密封垫的下端面上以负极柱的轴线对称设有两个负极固定销,负极电极体连接引片的端面上设有与负极固定销配合的负极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动力电池极柱与外电路连接中极柱容易转动和使用中极柱容易松动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动力电池电极件与电池上盖接触面积少、产热多、不易耐大电流的弊端。二、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仰视图,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图5是图2的B-B剖视图,图6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0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成形机的传动机构
- 下一篇:锂电池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