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撒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9746.5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3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农;张军奎;王继承;李永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7/00 | 分类号: | A01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撒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颗粒肥料撒肥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近3200万公顷,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是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中国以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1.4%获得了世界稻谷产量的34.5%,为世界之最,中国的水稻生产在国际、国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农业实践中使用肥料的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化肥开始进入我国,使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必须的养料,农民施化肥的传统方法是在稻田里用手去撒,作业速度慢,用肥量不准确,费工、费时、费力,人工施肥的均匀性比较差,影响了水稻产量,给农户带来一定损失。在水稻追肥时,由于此时水稻已处在灌浆期,株高达到80-90cm,没有现成的机器可以下地作业,只能靠人工来进行撒肥,作业强度比较大,施肥的均匀性很差,作业效率比较低,影响了水稻的增产。
所以如何提高撒肥作业的效率,提高撒肥的均匀性,并降低撒肥的劳动强度,减少能耗是目前水稻追肥作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和撒肥均匀性、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能耗的撒肥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撒肥机,包括水田轮后轮1、前进拉杆8、机架9、水田轮前轮15,其特征在于:机架9上部通过支撑部件固装有肥箱11,肥箱11下端出口处设有排肥器总成7,排肥器总成7下部出口与装在护罩5上的导料斗6对应,护罩5设有开口、布置在电动机3驱动的撒肥甩盘4上方;排肥器总成7通过链传动总成2与水田轮后轮1连接。
其中,所述撒肥甩盘4的形状为抛物面,内表面有突起的渐开线导轨,中部为一平面。
其中,所述护罩5的边沿有用于配装导料斗6的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提高了施肥的作业效率,施肥均匀性比较好;
2、可以在水稻追肥期进行施肥作业,节省人力,提高了效率;
3、能量消耗比较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4、采用的抛物面撒肥甩盘可以使肥料轻松地抛洒出去,提高颗粒肥料的抛洒高度,以增大肥料的抛洒距离,提高作业效率,提高施肥的均匀度;
5、采用的护罩开有一定角度的开口,可以使肥料抛洒到指定的区域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撒肥机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撒肥机结构侧视图;
图3是撒肥甩盘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撒肥甩盘的结构俯视图;
图5是护罩的结构立体图;
图6是护罩开口方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水田轮后轮
2链传动总成
3电动机
4撒肥甩盘
5护罩
6导料斗
7排肥器总成
8前进拉杆
9机架
10蓄电池
11肥箱
12轮支撑
13固定座
14U型螺栓
15水田轮前轮
16轴套
e护罩的开口方向与机器前进方向的夹角
b护罩的开口角度
n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v机器前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撒肥机,包括机架9、以及装设在机架9前进方向上的前进拉杆8,多个水田轮连接在机架9下方;机架9上部通过支撑部件固装有肥箱11;肥箱11下端出口处对应设置有排肥器总成7,排肥器总成7下部出口与装设在护罩5上的导料斗6对应,护罩5设置在电动机3驱动的撒肥甩盘4上方。
多个水田轮之一为水田轮前轮15,该水田轮前轮15通过轴套16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9上;其余为水田轮后轮1,该水田轮后轮1带有轮支撑12,轮支撑12上端通过销联接固定在固定座13上,固定座13通过U型螺栓14固定在机架上。
排肥器总成7通过链传动总成2与水田轮后轮1之一连接;所述排肥器总成7优选为外槽轮式排肥器。
撒肥甩盘4通过键联接固定在电动机3的电机轴上,电动机3通过螺纹联接固定在机架9上;为电动机3供电的蓄电池10固装在机架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97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