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能灯体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9711.1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7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明;欧永锡;锺益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力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吴怀权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能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高效能灯体驱动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通过控制PWM电路的设定电压Vt,进而控制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工作在最佳效率区间,使得灯体驱动装置的工作效能做有效的提升的灯体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Royer电路架构示意图。现有Royer电路架构最佳应用方式,乃是用在不需要严格控制灯体频率和亮度的设计中。由于Royer电路架构是自振荡设计,因此容易受到元件参数偏差的影响,很难严格控制负载灯体频率和灯体电流,而这两者都会直接影响灯体的亮度。因此,Royer电路架构很少用于驱动灯体,尽管它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但却存在下列缺点:
无法精密控制灯体电流或频率;
要求严格控制输入电源;
要求特殊的变压器绕组;
要求镇流电容;
电路整体效率不佳。
虽然Royer电路架构具有上述诸多缺点,但因科技发展快速,缺点将可逐一被克服。
但由于灯体负载特性使然,会造成晶体管Q1、Q2于切换时,无法工作于最佳区间,因此造成电路整体效率不佳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若能提供一PWM电路来使晶体管Q1、Q2能工作于最佳区间,进而提高灯体驱动装置之效能,如此应为一最佳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能灯体驱动装置,是通过控制PWM电路的设定电压Vt,进而控制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工作在最佳效率区间,使得灯体驱动装置的工作效能做有效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能灯体驱动装置,是借助PWM电路来控制驱动装置,将可使电子线路得以简化,并使驱动装置的控制能为精准且容易。
可达成上述新型目的的高效能灯体驱动装置,是包括一桥式全波整流器Royer电路架构、桥式全波整流器、一分压电路架构及一脉宽调制(PWM)电路;其中该Royer电路架构,是包括一电感元件、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及一变压器;其中该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该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间设置一电容元件;并通过桥式全波整流器将交流电压Vac转换成一参考电压Va,并由分压电路架构产生一驱动电压Vb使PWM电路工作,而该PWM电路具有一设定电压Vt,借助判断该参考电压Va大于设定电压Vt时,PWM电路才会输出驱动信号至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进而使Royer电路架构开始产生自振荡特性,进而稳定驱动变压器二次侧的灯体负载;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PWM电路的设定电压Vt,进而控制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工作在最佳效率区间,使得灯体驱动装置的工作效能做有效的提升。
更具体的说,所述脉宽调制(PWM)电路,为一集成电路IC。
更具体的说,所述第一分压元件,为电容元件或电感元件。
更具体的说,所述第二分压元件,为电容元件或电阻元件。
更具体的说,所述第一晶体管,为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 FET)或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BJT)。
更具体的说,所述第二晶体管,为场效应晶体管(FET)或双极结型晶体管(BJT)。
更具体的说,所述PWM电路的设定电压Vt,是可由集成电路IC内部设定。
更具体的说,所述PWM电路的设定电压Vt,是可借助外部电路来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能灯体驱动装置,是通过控制PWM电路的设定电压,进而控制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工作在最佳效率区间,使得灯体驱动装置的工作效能做有效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能灯体驱动装置,是借助PWM电路来控制驱动装置,将可使电子线路更为简化,并使驱动装置的控制能为精准且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Royer电路架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效能灯体驱动装置的电路架构图;
图3为该高效能灯体驱动装置的波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高效能灯体驱动装置
11 Royer电路架构
12 分压电路架构
121 第一分压元件
122 第二分压元件
13 脉宽调制(PWM)电路
14 灯体负载
15 桥式全波整流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力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力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9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袋式过滤机安装法兰与上盖法兰密封结构
- 下一篇:液晶显示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