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左右平衡轴防错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9329.0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8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毅;赵小勇;虞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26 | 分类号: | F16F15/26;F16F1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左右 平衡 轴防错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领域的平衡轴装配防错装的装置。
背景技术
平衡轴是汽车发动机中的零件,其作用是:在曲轴旋转的带动下,利用其转动时其自身动不平衡量所引起的振动并与发动机活塞上下运动引起的振动相抵消,从而有效的缓减整车的震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目前汽车发动机上共有两根平衡轴,分别安放在发动机的左右面,左右平衡轴并不相同,由于其外形极为相似,非常容易错装。因此加工,尤其大批量加工过程中的防错尤为重要。
目前情况下,多采用各种传感器识别零件标识来区分左右件,然而一方面使用传感器价格昂贵,另一方面传感器也有失灵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衡轴装配防错装的装置。利用左平衡轴和右平衡轴结构上的细微差异,用防错销作通过式判定,若发生错装,后续零件将无法装入,杜绝了错装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动机左右平衡轴防错装装置,
包括分别水平安放左右平衡轴的左右平衡轴支架、分别套装在左右平衡轴小轴颈上的左右轴承和左右链轮总成;
所述左右平衡轴支架上分别设置与平衡轴轴向平行的插销;
所述左右轴承上分别设置左右轴承压板,所述左右轴承压板上分别设置通孔,所述左右轴承压板上设置通孔的位置与左右平衡轴支架上的插销 位置对应;
所述左右平衡轴放置正确时,所述左右轴承套装上左右平衡轴的小轴颈后,所述左右平衡轴支架上的插销插入所述左右轴承压板上对应位置的通孔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平衡轴支架上的插销中分别至少设置一根插销分别为左右第一防错插销,所述平衡轴放置正确时,所述左右平衡轴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错插销插入所述左右轴承压板上的左右第一防错通孔中;
左右平衡轴错装时,所述左右平衡轴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错插销顶住轴承压板或链轮总成,轴承或者链轮总成的安装无法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轴承压板上左右第一防错通孔的圆心分别位于左右轴承压板与左右轴承的分界线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左轴承压板上的左第一防错通孔和右轴承压板上的右第一防错通孔的圆心在所述左右轴承和左右轴承压板分界线上的位置不同;
左右平衡轴错装时,左右平衡轴支架上的左右第一防错插销顶住轴承压板,轴承的安装无法完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平衡轴支架上,设置左右第二防错插销;
所述与左右平衡轴支架上的左右第二防错插销对应的左右轴承压板上的左右第二防错通孔位于所述左右轴承压板的对称中心线上;所述左右第二防错通孔圆心距离所述左右轴承圆心的距离不同。
左右平衡轴放置正确时,所述左右平衡轴支架上左右第二防错插销插入所述左右轴承压板上的左右第二防错通孔;
左右平衡轴错装时,所述左右平衡轴支架上的左右第二防错插销顶住所述轴承压板,所述轴承的安装无法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利用左平衡轴和右平衡轴在结构上的细微差异,用防错销作通过式判定,若发生错装,后续零件将无法装入,杜绝了错装的发生,不仅安全可靠,并且结构简单,完全是纯机械组成,经济又易于保养维护,不需要任何能源驱动。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右平衡轴防错装装置右平衡轴放置正确主视原理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右平衡轴防错装装置左平衡轴放置正确主视原理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右平衡轴防错装装置右平衡轴放置正确左视原理示意图。
图1d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右平衡轴防错装装置右平衡轴放置正确俯视原理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右平衡轴防错装装置右平衡轴错装时的主视原理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右平衡轴防错装装置左平衡轴错装时的主视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右平衡轴防错装装置左平衡轴放置正确时的安装后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右平衡轴防错装装置左平衡轴放置正确时的安装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9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