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装置的外部连接器自动插合承座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8512.9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8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梁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装置 外部 连接器 自动 插合承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一种数字装置的外部连接器自动插合承座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专供承放数字装置并自动连接系统暨电源传输线的新颖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今所有可携行数字装置(如移动电话、数字音乐播放器、PDA、电子书、数字相框、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皆系利用外部的一分离式传输线(如一般插槽、USB插槽、多点连接埠插槽、1394插槽等各种型式)以作为系统对系统或系统对电源的连接,据以执行预期的数据传输、软件执行或充电等相关动作,而该用以相互连结的系统插槽及传输线插头便可统称为外部连接器。
虽说此外部连接器的使用方式已被运用多年,且相信所有使用者亦早已习惯如此的操作模式,然而,经长期观察及验证发现,除数字装置自身的质量良莠(包括软、硬件)、操作使用是否得当及外在环境影响外,该数字装置最容易受损的部位便是连接器的插槽部位。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则是肇因于使用者不当的拉扯、撞击及没有正确对准便强行抽、插所致之,进而造成使用寿命上的极度减损及修复上的困扰与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数字装置的外部连接器自动插合承座,其主要系利用定位式设计,以供使用者将数字装置放置于一固定位置,再经简易的下压及上掀动作,便可施行最正确的连接及脱离动作,进而消除旧有缺失,更能确保且无限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字装置的外部连接器自动插合承座,其特点是,其系包括有:
一基座,概成一平板状,于其端面设有一内凹承槽,并于该承槽处设有一缺口,于底端分别设有一组成对应形态的接耳及一组具有弧形导槽的导块;
一具有限位墙的升降承板,在相对于基座接耳的对应位置设有接轴,配合弹性件而枢结于基座的承槽处,并通过弹性件形成斜升状态,在相对于基座导块部位设有一插头滑道;
一端部固设有连接插头的滑杆,枢接于基座的对应导块处,并令连接插头恰能伸入升降承板的插头滑道中,而滑杆于导槽处上、下滑移,该连接插头系与系统暨电源传输线连为一体。
藉上述构件的组成,常态时,升降承板系成斜伸出基座承槽的待命状态,同时,连接插头则系内缩于滑道之中;之后,当将数字装置妥善置放于升降承板上并向基座的承槽压平后,滑杆将因连动关系而向导槽上方位移,从而令连接插头随之向数字装置的连接插槽伸出并完成自动连接动作;反之,当欲卸除连接状态,则只须将升降承板向上扳起,此时,滑杆将因对应连动关系而反向位移,且弹性件也会适时协助顶升升降承板,从而令连接插头随之内缩并与连接插槽自动脱离而回复原待命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系依图1所示图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3系依图1所示图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4系依图2所示图例的局部侧面示意图。
图5系依图3所示图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侧面示意图。
图7系依图6所示图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际应用范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结构特征,兹配合图式详述于后:
首先,申请人必须先行强调,由于各式数字装置皆具有其特定的形状、尺寸及独有的结构配置,故而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构件及配置也一定是随之做相应的配合及设计,以便绝对能符合每一不同数字装置的对应要求,特先述明,谨请鉴察。
请配合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图,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指自动插合承座10系包括有:
一基座20,概成一平板状,以便供配合实际使用需求而被组设于任一设备(未示于图)或任一平面(未示于图)上,于其端面设有一内凹承槽21,并于该承槽21适处设有一缺口22,之后,于底端分别设有一组成对应形态的接耳23及一组具有弧形导槽24的导块25;
一具有限位墙31的升降承板30,在相对于基座20接耳23的对应位置设有接轴32,以便配合弹性件33及第一扣环34而枢结于基座20的承槽21处,并利用弹性件33的作用使之形成斜升状态,之后,在相对于基座20导块25部位设有一插头滑道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梁,未经王国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8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