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油的卧式真空淬火炉炉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8452.0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9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深巍;蒙自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福达重工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王俭 |
地址: | 5411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油 卧式 真空 淬火 炉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淬火炉炉门,具体是一种防漏油的卧式真空淬火炉炉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卧式真空淬火炉炉门,只具备单一的密封效果。而透烧后高温工件淬火时必定会产生油蒸汽,并在炉壁所有内表面上冷凝下来。当炉体结构为卧式时,炉门的密封面一般会在垂直地面的方向上,采用左右横向而不是上下的开启方式。这样,当炉体较大、炉门面积较大、淬油工件较重时,冷凝在炉门内壁的油量就是很可观的。由于真空淬火炉机构复杂,炉体内要布置很多机械机构,油槽的外壁很难贴近密封面,那么,在处理完工件打开炉门时,聚集在炉门底部密封面处的淬火油,就自然沥漏、流落在外部地面上,造成浪费,且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漏油的卧式真空淬火炉炉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漏油的卧式真空淬火炉炉门,包括炉门本体和定位块,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包括:
设置在炉门本体靠近底部位置的密封板、设置在与密封板相对应的炉体底部的积油槽挡板及设置在密封板和积油槽挡板上方的导油板,导油板一端与炉门本体内壁连接,另一端向炉体内的集油槽稍倾斜。
所述的定位块设置在密封板上。
所述导油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为1-5°。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工作时,炉门中上部位大部分内表面冷凝下来的液态油流在导油板上,被导流到炉体的集油槽,并溢流回主油槽内,可防止卧式真空淬火炉淬火后真空淬火油的沥漏损耗,而且节约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炉门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 2.炉门本体 3.密封板 4.导油板 5.定位块 6.积油槽挡板 7.集油槽 8.主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油的卧式真空淬火炉炉门,包括炉门本体2、密封板3、导油板4、定位块5和积油槽挡板6,密封板3设置在炉门本体2靠近底部的位置,积油槽挡板6与密封板3相对应设置在炉体1的底部,密封板3与积油槽挡板6之间留有4mm的空隙,通过定位块5相连,在密封板3和积油槽挡板6上方设置有导油板4,导油板4一端与炉门本体2内壁相连接,另一端向炉体1内的集油槽7倾斜,倾斜角度为1°,在炉体1底部还设置有主油槽8,与集油槽7相连。
工作时,炉门本体2中上部位大部分内表面冷凝下来的液态油流在导油板4上,被导流到炉体1的集油槽7,并溢流回主油槽8内。
实施例2
导油板4向集油槽7倾斜的角度为5°,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福达重工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福达重工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8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