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成型足弓垫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7129.1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6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功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14 | 分类号: | A61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屈静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 成型 足弓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弓垫,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足弓垫本体的中心部分和前、后掌底面分别设置有凹陷凸出部,和一体成型的,由多个支撑肋条构成的由内向外的凹部的弹性结构,以及由网格形状的支撑肋条构成的吸震结构的一体成型足弓垫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敬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分别为常用品足弓垫的立体分解图、立体组合图和后视图,由于人们经常因为足部发生问题,如高弓足或扁平足,或者不良的站姿和走路姿势,所以在这些不正常状态下,会使如图7、图8所示的足部三弓仰视图和侧面图,在医学界定义并广泛采用的ARCH INDEX,以脚跟为基准点并与跖骨区分的三弓,如B至C的外侧弓、A至B的横弓以及A至C的内侧弓不在所述三条线上,并且引起不平衡,例如,患有高弓足的人,容易造成扬头,并且身体后倾,使其根本无法将头部和身体在行走时一直保持垂直状态;患有扁平足的人,则容易造成身体和头部向前倾,进而导致全身酸痛,甚至影响全身骨骼产生异位以及产生骨盘和脊椎弯曲、腰酸背痛等病症。
因此,现有技术的具有调整功能的足弓垫1,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人体足部的足弓处作调整,通过弹性结构20和吸震结构30,减轻脚部压力和防止脚部受伤。足弓垫1的结构主要是在其内侧设置有足弓支撑部11,足弓支撑部11前方的前掌部12和后方的后掌部14分别开设有前窝孔13和后窝孔15,前窝孔13和后窝孔15内还组装黏设一弹性结构20和一吸震结构30,并且在弹性结构20和吸震结构30的底面设置有纵向排列的防滑肋条21和31,由于常用品足弓垫1结构设计不良,不仅必须先制作足弓垫1,还必须在足弓垫1的中央开设不同形状孔洞的前窝孔13和后窝孔15。另外,前窝孔13和后窝孔15内还必须组装黏合与其形状相同的弹性结构20和吸震结构30,为了防止常用品的弹性结构20和吸震结构30的底面发生滑动,在弹性结构20和吸震结构30底面还设置有与足弓垫1呈纵向排列的防滑肋条21和31。
常用品不仅因为零件多,增加了工序的繁琐,还增加了物料的使用和成本。足部在走路和站立时,其施力是先由后跟着地,然后再由后跟沿足部外侧向前着地,最后再沿着脚趾的跖骨部由外向内接触地面到达足弓部。常用品足弓垫1的结构因设计不良,弹性结构20底面所设置的呈纵向排列的防滑肋条21相互并排集中,弹性结构20呈块状体并设置在前掌部12的中央处,其本身无法将所受力量有效分散,以及将足弓垫1受到足部前后左右各方向的力量,产生有效的磨擦阻挡,所以造成无法发挥弹性结构20本身应具备的弹性功效,很容易发生位移现象;又因为设置在后掌部14中央的吸震结构30,其防滑肋条31同样呈纵向排列,吸震结构30也呈块状体设置在后掌部14的中央处,同样无法将足弓垫1受到足部前后左右各方向的力量,产生有效的磨擦阻挡,在足部的跟部力量施加在吸震结构30上时,会产生不平衡或偏斜的现象,吸震结构30无法将震动有效吸收,使得足弓垫1产生滑动。常用品既然无法有效地将人体的重量和在走路及站立时对足部施加的压力和施力平均落入三个弓位形成的如图7、图8所示的B至C的外侧弓、A至B的横弓和A至C的内侧弓的力量加以平均,那么在与足部作用时很容易因为走路以及站立时的施力和压力产生前后位移,弹性结构20、吸震结构30和足弓支撑部11无法支撑足部的外侧弓、横弓和内侧弓,使得足弓垫1在支撑和吸震效果上大打折扣,这正是从业者及消费者极欲突破之处。本实用新型创作人以此点为考虑进行设计,终于完成一能够将足弓垫在足弓垫的中心部分和前、后掌底面分别设置有凹陷凸出部和一体成型,由多个支撑肋条构成的,由内向外的凹部的弹性结构,以及由网格形状的支撑肋条构成的吸震结构的一体成型足弓垫改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结构上改良的一体成型足弓垫改良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功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功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7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压缩机及一种汽车发动机
- 下一篇:冶金高炉供风系统的节能降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