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绝缘杆携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4168.6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涛;马银武;张宗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康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25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绝缘 杆携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绝缘杆携具,尤其涉及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检测工作中绝缘操作杆移动、携带的工具携具。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安规》中第十章第12.2.3及12.2.4中明确规定:带电作业工具在运输过程中,带电绝缘工具应在专用的工具箱或专用工具车内,以防潮和损伤。发现绝缘工具受潮或表面损伤、脏污时,应及时处理或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目前,我们陕南山区供电部门传统工作方法是将绝缘工具从专用的带电工器具库房取出后,绝缘工器具都装在质地帆布的工具袋中,进行外出工作时,由于客观限制,无专用工具车、工具箱,绝缘工具装在工具袋中放在车上,绝缘工具易受到人员踩踏,绝缘杆和工具袋上沾满泥土、灰尘和脏污造成绝缘杆受损及绝缘性能降低,绝缘杆出现上述情况后,又没有条件进行及时烘干处理,对绝缘子检测工作构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进行绝缘子检测工作时所用绝缘工器具易受到人员踩踏、脏污、受潮,而造成绝缘杆受损及绝缘性能降低的缺点而发明的一种便携式绝缘杆携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一种便携式绝缘杆携具,包括管身、前套筒、后套筒、前套筒盖和筒身管箍;所述管身前端设置有前套筒,管身后端设置有后套筒,在管身中间设置有筒身管箍;所述前套筒开口处设置有前套筒盖。
所述管身长度为1.5-1.8m,外径为150-170mm。
所述前套筒两端为敞口,前套筒的内径与管身外径保持一致,前套筒一端用于套在管身上,另一端由一个前套筒盖封闭。
所述后套筒一端封闭,一端敞开;后套筒的内经与管身外径保持一致。
所述筒身管箍外壁设置有凸起的平台。
所述管身内置袋装干燥剂。
所述管身、前套筒、后套筒、前套筒盖和筒身管箍都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
该便携式绝缘杆携具在使用时只需将前、后套筒套于管身上,并将绝缘杆或其它便携带绝缘工具依次放入高分子管内;同时为解决长期外出工作高分子管内空气易潮湿问题,可在管内放入适量袋装干燥剂,然后用前套筒盖将其密封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有便携、除湿、防潮、耐踩踏、造价低廉、便于移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工具携具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前套筒;2为筒身管箍;3为后套筒;4为筒身;5为前套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便携式绝缘杆携具,包括管身、前套筒、后套筒、前套筒盖和筒身管箍;所述管身前端设置有前套筒,管身后端设置有后套筒,在管身中间设置有筒身管箍;所述前套筒开口处设置有前套筒盖。
所述便携式绝缘杆携具是由一种高分子材料制成;
所述管身长度为1.7m,外径为160mm;因经过实际测量,110KV绝缘杆每段单杆杆身最长为1.57m,杆头金属部分宽度100mm;
所述后套筒一端封闭,一端敞开;后套筒的内经与管身外径保持一致,用于密封管身一端;
所述前套筒两端为敞口,前套筒的内径与管身外径保持一致,前套筒一端用于套在管身上,另一端由一个前端套筒盖来封闭;
所述筒身套箍用来固定整个筒身,防止其来回滚动;
为防止管内空气易潮湿问题,可在管内放入适量袋装干燥剂;
该便携式绝缘杆携具在使用时只需将前、后套筒套于管身上,并将绝缘杆或其它便携带绝缘工具依次放入高分子管内;同时为解决长期外出工作高分子管内空气易潮湿问题,可在管内放入适量袋装干燥剂,然后用前套筒盖将其密封即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康供电局,未经安康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4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