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多级泵轴承配对游隙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3237.1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鸿泽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1603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轴承 配对 游隙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泵检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矿用多级泵轴承配对游隙检测的仪器。
背景技术
在高效节能排水泵使用过程中,轴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轴承游隙是圆锥滚子轴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对其精确的进行检测非常重要。
但近几年在用户使用现场经常会出现两个配对的圆锥滚子轴承中靠叶轮端的轴承抱死在轴上,其原因是轴承的游隙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在组装轴承前必须先对其每对轴承游隙进行检测后配好对,检验轴承的游隙是否能符合多级泵的使用要求,而这个轴承游隙的测量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原有的轴承游隙检测仪并不适用新型矿用高效节能泵的轴承游隙检测上。原有的轴承游隙检测仪并不是专门用于泵的轴承游隙检测,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不适用于新型矿用高效节能泵的轴承游隙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矿用高效节能排水泵的轴承配对游隙检测装置,新型轴承游隙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多级泵轴承配对游隙检测仪,包括轴承压环,长轴,圆螺母,待测量轴承、壳体、圆柱滚子轴承、轴承压盖、支撑架,轴承压盖安装于支撑架上,壳体下端通过螺栓固定于轴承压盖,圆柱滚子轴承外环压紧于轴承压盖内侧,长轴下端安装于圆柱滚子轴承内环中,待测量轴承内环安装于长轴上端,圆螺母固定于待测轴承内环之上,轴承压环固定于待测量轴承的外环,壳体上端固定于待测量轴承的外环之上。
所述长轴与圆柱滚子轴承内环公差配合,长轴与待测量轴承内环过盈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填补了国内新型矿用高效节能排水泵的轴承配对游隙检测装置的空白。
2、轴承在每次安装配对时须测量游隙,增加了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和寿命,杜绝了轴承和轴抱死的现象,保证了泵在稳定运行,大大提高了泵的使用的寿命,使用寿命可达25000小时。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工具后,泵的故障率低,维护简单,运行安全可靠,把工人从精神高度集中的环境中解放出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游隙检测仪可广泛应用于煤矿、铁矿、金矿等矿山领域的节能高效泵的组装工序中,保证泵轴承的配对使用的可靠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实用的矿用多级泵轴承配对游隙检测仪,具有实用性较强,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矿用多级泵轴承配对游隙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压环、2长轴、3圆螺母、4待测量轴承、5壳体、6圆柱滚子轴承、7轴承压盖、8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多级泵轴承配对游隙检测仪,包括轴承压环1,长轴2,圆螺母3,待测量轴承4、壳体5、圆柱滚子轴承6、轴承压盖7、支撑架8。
轴承压盖7以安装于支撑架8上,壳体5下端通过螺栓固定于轴承压盖7,圆柱滚子轴承6外环压紧于轴承压盖内侧,长轴2下端安装于圆柱滚子轴承6内环中,待测量轴承4内环安装于长轴2上端,圆螺母3固定于待测轴承4内环之上,轴承压环1固定于待测量轴承4的外环,壳体5上端固定于待测量轴承4的外环之上。
所述长轴2与圆柱滚子轴承6内环公差配合,长轴2与待测量轴承4内环过盈配合固定。
测量时,采用与新型矿用高效节能排水泵轴同样的长轴2,并在长轴2的另安装了圆柱滚子轴承6,圆柱滚子轴承6内环与轴2公差配合,外环由轴承压盖7压紧,轴承压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然后用圆螺母3固定待测轴承4内环,用轴承压环1来固定待测量轴承4的外环,并把壳体5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8上,待测量轴承4内环与长轴2过盈配合固定,给长轴2输入一个轴向方向上的一定的力,待测量轴承4内环会随着长轴而进行轴向方向上的运动,而与此同时,待测量轴承4外环与壳体固定,并不随长轴进行轴向方向上的运动,这样就可以测量在一定载荷下待测量轴承内、外环轴向位移,也就是待测量轴承的游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鸿泽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鸿泽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3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核-壳结构的铁-硅氧化物颗粒
- 下一篇:轮胎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