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铣带捞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3009.4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8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6 | 分类号: | E21B31/16;E21B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铣带捞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连铣带捞工具。
背景技术
在钻井作业中,由于压差、井眼不稳定、注水泥作业、落物等因素造成钻具在井眼内发生卡钻,通常采用反扣钻具,下接套铣筒和套铣鞋进行套铣,套铣完一根钻具,再下公锥等工具进行造扣、倒扣,处理一根井下钻具至少二趟钻,处理卡钻事故时效率低,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铣带捞工具。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连铣带捞工具,由上安全接头、下安全接头、公锥、套铣筒和套铣鞋构成,其中,上安全接头的上部与上部钻具通过螺纹联接,其特点是:套铣筒的上部与上安全接头的中部通过第一螺纹联接,套铣筒的下部与套铣鞋通过焊接联接;上安全接头的下部与下安全接头的上部通过第二螺纹联接,下安全接头的下部与公锥通过第三螺纹联接,在公锥的下部设置有打捞螺纹。
由于将公锥联接在下安全接头的下部,保证了套铣完井下的一根钻具后能继续套铣、造扣、倒扣,可以实现一趟钻处理出一根井下钻具,同时,由于套铣筒的上部与上安全接头的中部联接,如果出现套铣到位造扣后倒不开,仍可以反转转动上部钻具,使上安全接头与下安全接头从联接螺纹处倒开,套铣筒和套铣鞋随上安全接头起出,使套铣筒和套铣鞋不会留在井下,不会增加井下的复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铣带捞工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公锥的下部设置有打捞螺纹,该打捞螺纹具有下小上大的锥度,下小上大的锥度是为了保证造扣打捞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铣带捞工具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合套铣打捞为一体的石油钻井事故处理工具,采用该工具保证了套铣完井下的一根钻具后能继续套铣、造扣、倒扣,实现一趟钻处理出一根井下钻具,效率高,并且,当出现套铣到位造扣后倒不开,仍可使套铣筒和套铣鞋随上安全接头起出,非常适合钻井卡钻事故处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铣带捞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连铣带捞工具,由上安全接头1、下安全接头2、公锥3、套铣筒4和套铣鞋5构成,其中,上安全接头1的上部与上部钻具通过螺纹联接,其特点是:套铣筒4的上部与上安全接头1的中部通过第一螺纹6联接,套铣筒4的下部与套铣鞋5通过焊接联接;上安全接头1的下部与下安全接头的上部2通过第二螺纹7联接,下安全接头2的下部与公锥3通过第三螺纹8联接,在公锥3的下部设置有打捞螺纹9,该打捞螺纹9具有下小上大的锥度。
具体使用时,该工具上部与上部钻具联接,通过上部钻具转动带动该工具转动,进行套铣、造扣、倒扣作业,达到解决卡钻事故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3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