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火续煮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2824.9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1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余智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智能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火续煮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锅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火续煮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通常是通过直接加热,使得锅体的温度较高,长时间煮食物容易破坏食物的营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火续煮锅,该离火续煮锅可以避免长时间煮食物时,对食物的营养产生破坏,减少营养流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火续煮锅,该离火续煮锅包括外锅,在该外锅内设有内锅,所述内锅的底部设有聚热圈。
优选地,在该内锅的内壁设有与蒸格配合的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环形凸条或多个位于同一个圆周上的凸起。
优选地,在所述内锅上设有至少两个卡件,该卡件与设置在外锅上的卡合部配合卡合。
本实用新型离火续煮锅,在该外锅内设有内锅,所述内锅的底部设有聚热圈,在该内锅的内壁设有与蒸格配合的限位部。使用时先将内锅加热,由所述聚热圈收吸热量,再将该内锅移至外锅内,食物放置在内锅,由聚热圈吸收的热量逐渐释放其热量,从而可以对食物加热,该加热温度不高,减少对食物营养的破坏,进而减少营养的流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离火续煮锅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卡件结构放大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火续煮锅实施例。
该离火续煮锅包括外锅1,在该外锅1内设有内锅2,外锅,在该外锅1内设有内锅2,所述内锅2的底部设有聚热圈20,在该内锅2的内壁设有与蒸格23配合的限位部22。所述限位部22为环形凸条或多个位于同一个圆周上的凸起。
在所述内锅2上设有卡件21,该卡件1与设置在外锅1上的卡合部11配合卡合。
使用时先将内锅加热,由所述聚热圈收吸热量;再将该内锅移至外锅内,食物放置在内锅,由聚热圈吸收的热量逐渐释放其热量,从而可以对食物加热,该加热温度不高,减少对食物营养的破坏,进而减少营养的流失。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卡件1与卡合部11相对应,其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多个,优选为至少两个。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智能,未经余智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2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