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转向柱锁的锁栓防误弹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72425.2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龙;张斌;曾招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速达(福州)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B60R25/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1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转向 锁栓防误 弹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转向柱锁的锁栓防误弹出装置,适用于车辆转向柱锁。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钥匙操作车辆转向柱锁中,在解锁后都有卡钩卡住锁栓,以保证行车安全;近几年来,国内外有不少车辆采用了一键式免钥匙起动系统,其中车辆转向柱锁依据电信号免钥匙解锁后,锁栓没有被类似卡钩卡住,存在行车安全隐患。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车辆转向柱锁的锁栓防误弹出装置,其可防止锁栓在意外情况时伸出,保证行车时的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转向柱锁的锁栓防误弹出装置,该装置可防止锁栓在意外情况时伸出,保证行车时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转向柱锁的锁栓防误弹出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锁栓伸出或缩回壳体的矩形槽孔,所述锁栓连接有用于定位锁栓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壳体内的定位滑槽相配合,所述锁栓上设有保险卡臂可卡入的锁栓卡槽,所述保险卡臂安装在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保险卡臂的保险卡臂轴与壳体内的轴座相配合,所述保险卡臂上设有使得保险卡臂复位的扭力弹簧,所述保险卡臂的后端设有压紧保险卡臂的压紧块。
进一步地,所述扭力弹簧经销固定在保险卡臂上,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抵住壳体,另一端抵住保险卡臂的较短端。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的较短端顶住保险卡臂的较短端,以使得保险卡臂的较长端卡入锁栓的锁栓卡槽内;所述定位块的较长端与壳体内的定位滑槽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车辆转向柱锁的锁栓防误弹出装置的结构巧妙合理,在锁栓伸出壳体时,定位块同步同向移动离开保险卡臂的较短端,使保险卡臂得以绕保险卡臂轴摆转,保险卡臂的较长端在扭力弹簧作用下脱开锁栓;在锁栓缩回壳体时,定位块同步同向移回顶死保险卡臂的较短端,促使保险卡臂回摆并卡入锁栓斜槽,防止锁栓在意外情况时伸出,从而保证了行车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上锁状态时保险卡臂脱开锁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解锁状态时保险卡臂卡住锁栓剖视图。
图中:1.壳体,1-1.矩形槽孔,2.锁栓,2-1.锁栓斜槽,3.定位块,4.压紧块,5.销,6.扭力弹簧,7.保险卡臂,7-1.保险卡臂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3,一种车辆转向柱锁的锁栓防误弹出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锁栓2伸出或缩回壳体1的矩形槽孔1-1,所述锁栓2连接有用于定位锁栓2的定位块3,所述定位块3与壳体1内的定位滑槽相配合,所述锁栓2上设有保险卡臂7可卡入的锁栓卡槽2-1,所述保险卡臂7-1安装在壳体1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险卡臂7的保险卡臂轴7-1与壳体1内的轴座相配合,所述保险卡臂7上设有使得保险卡臂7复位的扭力弹簧6,所述保险卡臂7的后端设有压紧保险卡臂7的压紧块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扭力弹簧6经销5固定在保险卡臂7上,所述扭力弹簧6的一端抵住壳体1,另一端抵住保险卡臂7的较短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3的较短端顶住保险卡臂7的较短端,以使得保险卡臂7的较长端卡入锁栓2的锁栓卡槽2-1内;所述定位块3的较长端与壳体1内的定位滑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艺:先用销5把扭力弹簧6固定在保险卡臂7上,再把保险卡臂7置入壳体1,接着依次置入压紧块4、锁栓2与定位块3的组合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锁栓2伸出壳体1时,定位块3同步同向移动离开保险卡臂7的较短端,使保险卡臂7得以绕保险卡臂轴7-1摆转,保险卡臂7的较长端在扭力弹簧6作用下脱开锁栓2;在锁栓2缩回壳体1时,定位块3同步同向移回顶死保险卡臂7的较短端,促使保险卡臂7回摆并卡入锁栓斜槽2-1,防止锁栓2在意外情况时伸出,从而保证了行车时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速达(福州)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伟速达(福州)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2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手机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网页上实现的滚动条安全同步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