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9863.3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7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泉江;王世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泉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国***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水处理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处理中常使用的竖流式反应沉淀器是集常规水处理工艺的絮凝、沉淀于一体的设备,采用旋流加网格反应及斜管沉淀。反应区通过控制水的流动,使水中的胶体相互碰撞、吸附,聚集成粒径更大的颗粒,然后慢慢沉降。其缺点是:设备占地面积很大、高度很高、絮凝反应时间短、沉降效果差,对原水浊度的要求是小于1000度,对原水大于1000度的无效果。
传统沉淀池多采用平底加多孔排泥管集泥,排泥效果不好、速度慢,容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沉淀效果好、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施工简易、平面布置紧凑,排泥效果好、不易堵塞的沉淀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淀装置,包括导流槽、平流式沉淀区、蜂窝斜管区、集水区、配水槽、集泥槽和排污管,所述的导流槽下部与平流式沉淀区连通,所述的集泥槽、平流式沉淀区、蜂窝斜管区、集水区、配水槽由下向上排列布置,所述的集泥槽为多斜板结构。
所述蜂窝斜管区选用表面积达169㎡/m3的Φ35×1200的PE材质的蜂窝斜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有机组合了平流式沉淀和蜂窝斜管沉淀两种结构,并采用多斜板结构的集泥槽排泥,使本沉淀装置具有沉淀效果好、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施工简易、平面布置紧凑、排泥效果好、不易堵塞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导流槽7、平流式沉淀区3、蜂窝斜管区4、集水区6、配水槽5、集泥槽2和排污管1,导流槽7下部与平流式沉淀区3连通,集泥槽2、平流式沉淀区3、蜂窝斜管区4、集水区6、配水槽5由下向上排列布置,集泥槽2为多斜板结构, 蜂窝斜管区4选用表面积达169㎡/m3的Φ35×1200的PE材质的蜂窝斜管。
水流首先经导流槽7下部进入平流式沉淀区3进行平流式沉淀,水位不断升高后水流进入蜂窝斜管区4,水流在蜂窝斜管区4中改变方向,水流进一步进行沉淀反应,最后水流进入集水区6,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即进入配水槽5并输出。
在沉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浓水不断沉降至集泥槽2由排污管1定期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泉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泉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9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料生产粉状原料加料的过滤工具
- 下一篇:一种起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