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镜头摄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9794.6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8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祥;刘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翔德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3B3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于标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洲石路1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装置,尤其涉及双镜头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果要制作三维影像,那么就要使用摄像装置首先对某一物体进行拍摄,然后用摄像装置再次对该物体进行拍摄,再将两次拍摄到的影像合成为三维画面,这样操作非常麻烦,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镜头摄像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镜头摄像装置,包括拍摄平台、第一镜头、第二镜头,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安装在所述拍摄平台上,该双镜头摄像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相连、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拍摄到的影像的影像传输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第二镜头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镜头中心与所述第二镜头中心连线平行于所述拍摄平台长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第二镜头的间距为25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影像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图像同步芯片、第三传输线及接口,所述第一传输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镜头相连,所述第一传输线另一端与所述图像同步芯片相连;所述第二传输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镜头相连,所述第二传输线另一端与所述图像同步芯片相连;所述第三传输线一端与所述图像同步芯片相连,所述第三传输线另一端与所述接口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口为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为该双镜头摄像装置包括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而且还具有影像传输装置,所以通过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一次性便可以将影像拍摄出来,不但操作简便,而且节省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镜头摄像装置,包括拍摄平台3、第一镜头1、第二镜头2,所述第一镜头1和所述第二镜头2安装在所述拍摄平台3上,该双镜头摄像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镜头1和所述第二镜头2相连、且用于传输所述第一镜头1和所述第二镜头2拍摄到的影像的影像传输装置。
所述第一镜头1与所述第二镜头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镜头1中心与所述第二镜头2中心连线平行于所述拍摄平台3长边。即第一镜头1和第二镜头2是左右排列,且第一镜头1和第二镜头2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该双镜头摄像装置还包括开关按钮,只要按一下开关按钮便可以控制第一镜头1和第二镜头2进行同时获取影像。
所述第一镜头1与所述第二镜头2的间距为25毫米,这样可以使在1米以内拍摄到的物体能够有最佳的3D影像效果。
所述影像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图像同步芯片、第三传输线及接口,所述第一传输线一端与所述第一镜头相连,所述第一传输线另一端与所述图像同步芯片相连;所述第二传输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镜头相连,所述第二传输线另一端与所述图像同步芯片相连;所述第三传输线一端与所述图像同步芯片相连,所述第三传输线另一端与所述接口相连。所述接口为USB接口。通过影像传输装置可以将第一镜头1和第二镜头2拍摄到的影像传输至终端机内,该终端机可以是电脑。例如,通过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图像同步芯片、第三传输线及USB接口将第一镜头1和第二镜头2拍摄到的影像传输至电脑内,在电脑内再将第一镜头1和第二镜头2拍摄到的影像合成为3D影像。
因为该双镜头摄像装置包括第一镜头1和第二镜头2,而且还具有影像传输装置,所以通过第一镜头1和第二镜头2一次性便可以将影像拍摄出来,不但操作简便,而且节省了时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翔德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翔德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97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