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条机卷取轴弹性伸缩套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8201.4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6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廖来生;罗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望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06 | 分类号: | B65H1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田利琼 |
地址: | 523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条机 卷取 弹性 伸缩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条机卷取轴弹性伸缩套支持装置,特别涉及用于材料PE、OPP和BOPP等有关透明有胶薄膜材料和无胶薄膜材料的分切复卷作业中卷取作业中卷取轴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分条机所使用的卷取轴支撑装置,如图1所示,用于连接卷取轴100,通常包括左墙板200、左齿轮包连接件300,左齿轮包400、锁紧套500、右墙板600、右齿轮包700、右齿轮包轴芯800、轴承900、卷取轴螺母101和齿轮包盖板102。这种结构在安装卷取轴100时先将卷取轴右端轴头插入右齿轮包700里的轴承900,再将卷取轴100插入左齿轮包400包头里,旋转锁紧套500锁紧。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卷取轴左端轴头与齿轮包头出现磨损,卷取轴100出现松动,从而影响分切质量,另,如锁紧套500失灵,卷取轴跳出就会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质量好、不会出现安全事故的分条机卷取轴弹性伸缩套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条机卷取轴弹性伸缩套支撑装置,包括位于卷取轴左侧的左墙板,及位于卷取轴右侧的右墙板,及设置在左墙板右侧的左齿轮包,及用于连接左墙板和左齿轮包的左齿轮包连接件,及位于左齿轮包右侧的、用于锁紧卷取轴左端的锁紧套,及设置在右墙板左侧的右齿轮包;所述右齿轮包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卷取轴右端的第一轴承,及用于安装第一轴承的滑动锁套,及用于抵接滑动锁套的压缩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承外设置有挡圈。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锁套分别设置有内卡环和外卡环。
作为优选,所述右齿轮包内还设置有右齿轮包轴芯。
作为优选,所述右墙板内设置有第二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右墙板还设置有轴承端盖。
作为优选,所述卷取轴上设置有卷取轴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分条机卷取轴弹性伸缩套支撑装置,滑动锁套内的轴承左端面靠压缩弹簧的弹力长期紧靠在卷取轴轴头台阶面,长期工作不会出现轴向窜动,不会松动,生产质量好;也不会因锁紧套失灵而跳出卷取轴,安全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卷取轴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条机卷取轴弹性伸缩套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条机卷取轴弹性伸缩套支撑装置,包括位于卷取轴1左侧的左墙板2,及位于卷取轴1右侧的右墙板3,及设置在左墙板2右侧的左齿轮包4,及用于连接左墙板2和左齿轮包4的左齿轮包连接件5,及位于左齿轮包4右侧的、用于锁紧卷取轴1左端的锁紧套6,及设置在右墙板3左侧的右齿轮包7;所述右齿轮包7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卷取轴1右端的第一轴承8,及用于安装第一轴承8的滑动锁套9,及用于抵接滑动锁套9的压缩弹簧10。滑动锁套9内的轴承左端面靠压缩弹簧10的弹力长期紧靠在卷取轴1轴头台阶面,长期工作不会出现轴向窜动,不会松动,生产质量好;也不会因锁紧套6失灵而跳出卷取轴,安全性能好。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8外设置有挡圈11,用于防止第一轴承8滑出。所述滑动锁套9分别设置有内卡环12和外卡环13。所述右齿轮包7内还设置有右齿轮包轴芯70。所述右墙板3内设置有第二轴承30。所述右墙板3还设置有轴承端盖31,通过螺丝紧固在右墙板3上。所述卷取轴1上设置有卷取轴螺母14。
本实用新型的分条机卷取轴弹性伸缩套支撑装置,滑动锁套内的轴承左端面靠压缩弹簧的弹力长期紧靠在卷取轴轴头台阶面,长期工作不会出现轴向窜动,不会松动,生产质量好;也不会因锁紧套失灵而跳出卷取轴,安全性能好。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相同或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望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望包装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8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