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伺服电动缸尾部铰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8193.3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4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孟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姆泰克(北京)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 电动 尾部 铰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动缸,特别涉及一种伺服电动缸尾部铰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使用的尾部铰接安装方式的伺服电动缸都是同步带系列的,直线系列伺服电动缸都采用前端法兰、侧面法兰、侧面耳轴安装方式,而没有尾部铰接安装方式。极大地局限了一些客户对伺服电动缸的使用选择。
现有技术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0810102853.0名称为一种直驱伺服电动缸的发明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直驱伺服电动缸,包括螺杆、螺母、机壳、端盖以及驱动系统,驱动系统驱动螺母在螺杆上旋转,从而螺杆在其轴向上直线运动,电动缸的外部由机壳和端盖封闭,所述驱动系统由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构成,其中电机定子固定到机壳上,电机转子固定到螺母上;所述螺母与轴承的内圈直接连接或呈一体化设计;轴承的外圈固定到机壳上;设置在端盖上的导套,用于螺杆直线运动的导向,防尘罩设置在端盖尾部;机壳中有冷却槽,冷却液通过管接头在冷却槽中循环。现有直驱电动缸构造设计复杂,且尾部不具有铰接装置,用户安装不方便,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伺服电动缸尾部铰接装置,该装置可以节约空间,方便安装,避免了同步带的平行安装带来的不便和隐患,保证直线伺服电动缸尾部铰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壳体能承受外力的伺服电机、箱体、外矩形管、动力管组成的伺服电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管插置于外矩形管内,所述箱体固定于外矩形管尾端,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外矩形管尾端,所述伺服电机尾部固定安装有尾部铰接座。
本实用新型显著优点在于:
1、本产品能够节省伺服电动缸的工作空间
2、本产品能够方便伺服电动缸的安装
3、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4、本产品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伺服电动缸尾部铰接装置构造示意图。
1-动力管、2-外矩形管、3-箱体、4-伺服电机、5-尾部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1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伺服电动缸尾部铰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由动力管1、外矩形管2、箱体3、壳体能承受外力的伺服电机4组成的伺服电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管1插置于外矩形管2内,所述箱体3固定于外矩形管2尾端,所述伺服电机4固定于外矩形管3尾端,所述伺服电机4尾部固定安装有尾部铰接座5。
工作过程:伺服电机4驱动滚珠丝杠转动,进而使动力管1做直线运动;箱体3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矩形管2端部,壳体能承受外力的伺服电机4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3端部,尾部铰接座5通过螺栓固定在伺服电机4尾部,这样用户就可以前后把伺服电动缸通过铰接的形式连接起来了,从而达到使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对上述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姆泰克(北京)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力姆泰克(北京)传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8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孕镶金刚石块
- 下一篇:一种HDMI D型公头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