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芽苗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7428.7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7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希盟和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芽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种子发芽、生长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家用芽苗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最类似产品为家用豆芽机,主要是用于发豆芽,通过水温的恒温控制和定时喷水,来快速培养豆芽。现有豆芽机由于水温的恒温设计,在室温低时,所设置温度依然使发芽缓慢;室温高时,豆芽需要用凉水来降温,此时依然加热,容易造成高温烂豆现象;豆芽机简单的定时喷水,以及不透明的培植容器的设计,只适合发豆芽,而不适合对湿度和光线有不同要求的其它绿色芽苗菜;在冬季,自来水温度很低,注水后即刻喷水的设计,对种子的发芽、生长都不利;使用潜水泵,设置于水箱内,连接的的电线也在水箱中,由于水箱需要经常清洗、换水,这样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潜水泵内防水封装物(环氧树脂)可能污染水箱里培植豆芽的水;无防干烧设计;单层培植设计,不能满足生长芽菜的数量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家用豆芽机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家用芽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芽苗机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下培植仓,叠加设置于所述下培植仓上的上培植仓,设置于所述上培植仓上的盖子;所述底座内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调节水管,所述水箱的下方底座的上方设有进出水口结构、水泵、加热盘、室温温感、水温温感、控制电路,所述进出水结构固定在水箱下方的外表面上,并分别和水箱内的调节水管以及水箱外的水泵相连,所述水泵、加热盘、室温温感和水温温感分别与控制电路之间电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开关、指示灯和电源座,所述开关、指示灯和电源座分别与控制电路之间电连接;所述水温温感设置于水箱下方的外表面上,所述室温温感设置于底座下方的外表面上,所述指示灯设置于开关上;所述下培植仓内设有第一层培植盒,所述第一层培植盒的上方设有托压盘,所述托压盘的上方设有第二层培植盒;所述上培植仓内设有第三层培植盒;所述调节水管上连接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穿设过下培植仓和上培植仓后连接有喷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上培植仓的底部设有多个挂脚,所述上培植仓通过挂脚卡扣在下培植仓上,所述上培植仓的底部和下培植仓的顶部之间具有透气缝隙。
进一步,所述进出水结构通过水口固定螺母固定在水箱下方的外表面上,所述进水口结构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进出水结构的顶部,用于将水箱内部的水引入至进出水结构内;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进出水结构的底部,用于将水引向水泵;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进出水结构的顶部,和调节水管相连,用于将水通过调节水管引向上培植仓;所述第二出水口位于进出水结构的底部,并位于第二进水口的上方,用于将经过水泵的水通过第二出水口引向第一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调节水管的底部具有调节圆盘,所述调节圆盘上具有至少一个进水孔,所述调节水管扣合在进出水结构上,所述调节圆盘覆盖住进出水结构的第一进水口上。
进一步,所述托压盘为网状托压盘,所述培植盒的底部为网状结构,每个培植盒包括三个培植单元。
进一步,所述上培植仓和下培植仓的底部的中心均具有上水孔,用于连接下培植仓下方的调节水管、上方的上水管、上培植仓上方和下方的上水管,所述上水孔的四周均匀分布有多个回水孔。
进一步,所述喷头为管状喷头,所述喷头的两端各有一个堵头。
进一步,所述盖子上具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把手,所述水箱上具有倒水口和水位线。
进一步,还包括遮光罩,使用遮光罩时,所述盖子扣合在下培植仓上,所述遮光罩将盖子和下培植仓完全罩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希盟和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希盟和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74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