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油低压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6824.8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9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谢邦庆;李小林;贺烈斌;陈小平;邱庆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联帮氧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医用 分子筛 变压 吸附 系统 | ||
1.一种无油低压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氧气增压机(1)、吸附塔BI(2)、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3)、吸附塔AI(6)、制氧专用空压机(9)、空气缓冲罐(15)、精密过滤器(17)、冷干机(18)、吸附塔AⅡ(19)、氧气缓冲罐(21)、吸附塔BⅡ(25)、排氮罐(26)、排氮机(27)、氧气储罐(39)和连接管道及若干个控制阀组成;其中
所述制氧专用空压机(9)为全无油润滑、输出空气为低压0.04~0.08MPa的空压机;所述制氧专用空压机(9)的出气端通过空压机排气单向阀(13)与空气缓冲罐(15)的进气端相连接,空气缓冲罐(15)的出气端依次通过冷干机(18)和精密过滤器(17)分别与吸附塔BⅠ(2)、吸附塔AI(6)、吸附塔AⅡ(19)、吸附塔BⅡ(25)相连接;所述精密过滤器(17)与吸附塔BⅠ(2)、吸附塔AI(6)、吸附塔AⅡ(19)和吸附塔BⅡ(25)的进空气端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别依次设置有吸附塔BⅠ进气电磁阀(36)、吸附塔AⅠ进气电磁阀(10)、吸附塔AⅡ进气电磁阀(14)和吸附塔BⅡ进气电磁阀(30);所述精密过滤器(17)通过依次泄压电磁阀(34)和手动调节球阀(35)与排氮罐(26)相连接;
所述吸附塔BⅠ(2)、吸附塔AI(6)、吸附塔AⅡ(19)和/或吸附塔BⅡ(25)的出氧气端均与氧气缓冲罐(21)的进气端相连接,氧气缓冲罐(21)的出气端与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3)相连接;所述吸附塔BⅠ(2)、吸附塔AI(6)、吸附塔AⅡ(19)和吸附塔BⅡ(25)的出氧气端与氧气缓冲罐(21)的进气端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别依次设置有吸附塔BⅠ氧气排放单向阀(32)、吸附塔AⅠ氧气排放单向阀(8)、吸附塔AⅡ氧气排放单向阀(20)和吸附塔BⅡ氧气排放单向阀(24);所述氧气缓冲罐(21)的进气端还设置有一个三片式球阀(37);
所述吸附塔BⅠ(2)和吸附塔AI(6)的出氧气端依次通过吸附塔AⅠ均压电磁阀(5)和吸附塔BⅠ均压电磁阀(4)相连接,吸附塔AⅡ(19)和吸附塔BⅡ(25)的出氧气端依次通过吸附塔AⅡ均压电磁阀(22)和吸附塔BⅡ均压电磁阀(23)相连接;
所述氧气增压机(1)的进气端与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3)相连接,出气端与氧气储罐(39)进气端相连接,氧气储罐(39)的出气端与全自动氧气供应系统(3)相连接;
所述排氮机(27)的进气端通过排氮机进气口单向阀(29)与排氮罐(26)的出气端相连接,排氮罐(26)的进气端分别与吸附塔BⅠ(2)、吸附塔AI(6)、吸附塔AⅡ(19)、吸附塔BⅡ(25)相连接;所述排氮罐(26)的进气端与吸附塔BⅠ(2)、吸附塔AI(6)、吸附塔AⅡ(19)、吸附塔BⅡ(25)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依次分别设置有吸附塔BⅠ解析排空电磁阀(33)、吸附塔AI解析排空电磁阀(11)、吸附塔AⅡ解析排空电磁阀(12)、吸附塔BⅡ解析排空电磁阀(31);
所述吸附塔BⅠ(2)、吸附塔BⅡ(25)、吸附塔AⅠ(6)和吸附塔AⅡ(19)中均设置有用于分离氧气的分子筛(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低压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触摸屏控制系统(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联帮氧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联帮氧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68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箭、高炮作业参数自动记录仪
- 下一篇:冷通道式柴油烟气除氨除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