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杆泵驱动用新型插接空心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6211.4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4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彬;屠勇;赵义峰;盖国生;王强;王会文;樊奖平;汪万新;胡松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渤海石油装备(天津)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42;E21B17/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8***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驱动 新型 插接 空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机械采油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杆泵驱动用新型插接空心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杆泵驱动用楔形插接空心杆,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不能倒扣!当泵杆被卡住,解卡解不开,上修井作业提不动时,由于杆、接箍拔不断,只能提一根管,锯一根杆,反复进行。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时效低,还不安全,更主要的是,全井的空心杆都锯废了,大量的浪费了材料(空心杆价格高昂)!另外,现有接箍不耐磨,井偏磨时,接箍磨坏了整根空心杆就废了!缩短了空心杆的使用寿命,浪费了材料。因为接箍是套在下接头台肩上的,不能单独更换。若使用扶正短接,则一个扶正短接的价格几乎是一根空心杆的60%!另外,现有的螺杆泵驱动用楔形插接空心杆上接头抗扭强度大处下接头抗扭强度小,下接头抗扭强度大处上接头抗扭强度又小,综合抗扭强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螺杆泵驱动用新型插接空心杆。其技术方案是将现有插接空心杆的“楔形”插接结构改为“U形”插接结构,降低现有螺杆泵驱动用楔形插接空心杆连接保护接箍的抗拉强度,插接接头保护接箍采用“塑包耐磨接箍”。具体方案是:带有外螺纹的上接头(1)的端面上开有U形槽,下接头(3)的下端面上制成凸U形,上接头(1)、下接头(3)分别与空心杆体(4)的两端摩擦焊接成一体,接箍(2)套装在下接头(3)上,下接头(3)上有接箍(2)的限位台肩,构成单根螺杆泵用空心抽油杆;单根空心杆下接头(3)的凸U形插入另一根单根空心杆的上接头(1)的U形槽内,接箍(2)的内螺纹与上接头(1)的外螺纹相连接。可将上述的多个单根空心杆的上接头(1)与下接头(3)依次插接,并用接箍(2)连接,构成不同长度的螺杆泵用空心抽油杆柱。是用空心杆体(4)将上接头(1)和下接头(3)摩擦焊接为一体的空心杆。接箍(2)采用塑包耐磨接箍,里层采用最常用、最经济的钢材,降低塑包接箍的抗拉强度。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螺杆泵驱动用楔形插接空心杆锯杆、偏磨报废、使用扶正等大量浪费资金的问题,提高综合抗扭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单根空心杆的结构图
图2是两根空心杆的接头联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有外螺纹的上接头(1)的端面开有U形槽,下接头(3)的端面制成凸U形。上接头(1)、下接头(3)分别与空心杆体(4)两端摩擦焊接成一体。将接箍(2)套装在下接头(3)的杆体上,用台肩限位,构成单根螺杆泵空心杆。空心杆下接头(3)的凸U形插入另一空心杆上接头(1)的U形槽内,用接箍(2)的内螺纹将两根空心杆连接起来。可根据需要,将多根空心杆依次首尾联接,组成所需长度的杆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改进点是:
1、将现有插接空心杆使用的“楔形”插接结构,改为“U形”插接结构(接头设计为圆头,避免应力集中),解决了原来上接头抗扭强度大处下接头抗扭强度小,下接头抗扭强度大处上接头抗扭强度又小,综合抗扭强度低的问题,同时,消除接头传递扭矩时产生的轴向力,从而减小“新型保护接箍”所承受的生产拉力,延长接箍使用寿命。
2、降低现有螺杆泵驱动用楔形插接空心杆连接保护接箍的抗拉强度,使之在下部杆柱遇卡,修井作业提杆时,负荷增加到一定程度,连接保护接箍就因抗拉强度低而发生断裂,避免锯断空心杆,从而节约巨额材料费!同时,接箍采用最常用、最经济的钢材,节约成本。
3、插接接头保护接箍采用“塑包耐磨接箍”,利用它的耐磨特性,缓解保护接箍表面及油管内壁的偏磨,以降低和减少磨损速度及磨损量,延长油管、插接杆的生产使用周期,减少停产井。避免因保护接箍磨损严重而报废整根空心杆,也避免了高昂的空心杆扶正接箍的使用,从而节约大量的资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渤海石油装备(天津)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五采油厂;渤海石油装备(天津)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6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风嘴
- 下一篇:升降旋转式立体停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