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雨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65904.1 | 申请日: | 2011-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9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文财 |
| 主分类号: | B60S1/34 | 分类号: | B60S1/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王杏媛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雨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雨刷。
背景技术
汽车雨刷作为汽车的一必不可少的配件,主要用于刮除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雨雪、污渍等。目前市场上的汽车雨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传统式雨刷,其是采用五金冲压成型的主架,表面烤漆处理,再在其上安装上橡胶条,但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强大的气流容易使该种雨刷浮起而无法跟挡风玻璃贴合,达不到良好的刮雨效果。
2、软骨雨刷,该种雨刷外观在传统的雨刷上进行了改进,较为新颖,但仍存在不足,该软骨雨刷的橡胶条及主体软骨支架完全贴合在挡风玻璃上,虽然在软骨雨刷背面有风阻加压条,然而对汽车高速行驶时碰到的气流没有很好的通过性,气流只有向雨刷两边分流,这样容易导致雨刷浮起而达不到刮雨效果。
3、二合一结构的雨刷,该种雨刷中部由多个半弧形钢片打钉固定式支撑,由于半弧形支撑采用钢片材料,在后期回收利用过程中较麻烦,不利环保。
4、一弧形实体雨刷,该种雨刷由于整体为实体设计,汽车在行使过程中气流量是非常大的,雨刷在工作时遇到高气流时,气流量只能从雨刷的两侧排出,导致雨刷两侧会随着高气流量而掀起,雨刷无法彻底的清洁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雨渍及污渍。
因此,现有的汽车雨刷设计上仍需进一步改进完善,以克服现有汽车雨刷所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雨刷,采用二合一结构制作,通过数个塑胶材质的弧形支撑架于弹片上固定胶条,克服使用过程中高气流量无法排出的问题,而与汽车挡风玻璃密合稳定,可有效彻底清洁汽车挡风玻璃的雨雪、污渍等,且可达到环保回收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雨刷,包括:一弹片、安装于弹片中部的连接座、分别套设在弹片两端的两橡胶套、安装于弹片上的数个支撑架、安装于数个支撑架上的胶条、及分别嵌设于胶条两侧的两导直夹条,所述支撑架呈弧形,采用塑胶材料制成,每一支撑架顶部设有卡扣,弹片上对应设有数个通孔,支撑架通过卡扣与通孔相配合卡装在通孔内。
所述卡扣一体成型于支撑架顶部,该卡扣上部形状对应通孔形状设置,下部形成一环形凹槽,卡扣上部穿过弹片的通孔,且弹片卡在卡扣的环形凹槽内
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各设有卡扣槽,胶条固定在卡扣槽内。
所述卡扣槽呈一边开口的“口”形。
所述弹片为呈片状的弧形钢片。
所述橡胶套为中间设有脊线的对称式结构,脊线两侧形成有导流斜面,连接座相对两侧端对应橡胶套设有相配的脊线及斜面,两橡胶套分别通过其一末端套设在连接座侧端内而分别与连接座两侧端连接。
所述橡胶套另一末端内侧设有卡位,弹片两末端处对应设有相配合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雨刷,采用二合一结构制作,通过数个弧形支撑架来固定支撑胶条,克服使用过程中高气流量无法排出的问题,加强雨刷与汽车挡风玻璃密合稳定性,有效彻底清洁汽车挡风玻璃的雨雪、污渍等,提供汽车挡风玻璃的高清洁度。且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的支撑架,以卡扣方式固定于弹片上,制作简单,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达到环保回收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雨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雨刷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雨刷,其包括:一连接座1、两橡胶套2、一弹片3、数个支撑架4、一胶条5及两导直夹条6,所述连接座1安装于弹片3的中部,两橡胶套2分别套设在弹片3的两端,数个支撑架4安装于弹片3上,胶条5则安装于数个支撑架4上,两导直夹条6分别嵌设在胶条6两侧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文财,未经冯文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5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