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混合励磁的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4064.7 | 申请日: | 201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蔡一民;张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顶一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14;H02K1/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混合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旋转磁场机械上的永磁混合励磁的转子。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电行业,通常采用永磁材料的电机结构,永磁材料的大量使用,使产品更加节能、且体积减小,但永磁材料在旋转磁场中磁场强度不可改变,影响了产品的特性。特别是电机的输出机械特性受到了限制,发电机其电压输出不可控制。使得电机的使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达到节能、体积减小的同时,又具有转子可调磁场的特点,可改变旋转磁场中磁场强度,达到整机所需特性的要求,且结构简单、调控方便、运行可靠的永磁混合励磁的转子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磁混合励磁的转子,包括端盖、电机转子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电机转子轴上设有永磁转子,在所述永磁转子与所述端盖之间设有第一励磁磁极部和/或第二励磁磁极部。
所述的励磁磁极部由U形爪极及其内设的励磁线圈、导磁体组成。
所述的励磁线圈的引出线为无刷式导磁体的一端连于端盖上。
所述励磁线圈镶嵌于所述导磁体上的环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由于电机转子轴上采用了励磁磁极部与永磁转子组合的方式,可调整励磁电流,使得转子磁场强度可调,达到了改变旋转磁场提高产品性能的目的。另外,永磁材料组成的永磁转子,达到了产品节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洁,造价低廉,由于运行平稳可靠,调控方便,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励磁磁极部;2、永磁转子;3、第二励磁磁极部;4、端盖;5、电机转子轴;6、爪极;7、励磁线圈;8、导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包括端盖4、电机转子轴5,其电机转子轴5上设有永磁转子2,并在永磁转子2与端盖4之间设有第一励磁磁极部1。所述的励磁磁极部1由U形爪极6及其内设有的励磁线圈7和导磁体8组成。所述的导磁体8的一端连于端盖4上。所述励磁线圈7镶嵌于所述导磁体8上的环形槽内。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包括端盖4、电机转子轴5,其电机转子轴5上设有永磁转子2,并在永磁转子2与端盖4之间设有第二励磁磁极部3。所述的励磁磁极部3由U形爪极6及其内设有的励磁线圈7和导磁体8组成。所述的导磁体8的一端连于端盖4上。所述励磁线圈7镶嵌于所述导磁体8上的环形槽内。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包括端盖4、电机转子轴5,其电机转子轴5上设有永磁转子2,并在永磁转子2与端盖4之间设有第一励磁磁极部1和第二励磁磁极部3。所述的励磁磁极部1或励磁磁极部3都是由U形爪极6及其内设有的励磁线圈7和导磁体8组成。所述励磁线圈7镶嵌于所述导磁体8上的环形槽内。其余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顶一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顶一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4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绕组的铁氧体三相永磁电机
- 下一篇:安全耦合器及其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