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流化床干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1230.8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光;礼宾;孔祥伟;蒲广峡;王承阳;张金茹;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3/092 | 分类号: | F26B3/092;F26B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郭迎侠 |
地址: | 066318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流化床 干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干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流化床干燥器。
背景技术
干燥器是物料干燥工艺系统的核心设备,而振动流化床是干燥器中用到的主要类型之一。由于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内的物料是在振动电机的激振力和高温气体介质浮力的双重作用下流化、换热和行进,所以具有显著的高效、节能的干燥效果。但是又由于振动流化床干燥器的箱体在工作时处于振动状态,因此振动流化床干燥器的长度不能做得太长,否则将发生箱体振裂或断裂现象,这也是振动流化床干燥器仅停留在小规模干燥工艺系统应用的根本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振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振裂或断裂现象且长度较长的振动流化床干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一端设置进料口,另一端设置出料口,所述床体包括多个独立的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设置用于承载及向前运送所要干燥的物料的分布板,相邻两个所述腔室之间软连接。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腔室包括软连接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通过固定支座固定在安装面上,所述下箱体通过弹性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相邻两个所述上箱体之间刚性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下箱体之间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分布板位于所述下箱体内,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下箱体内的所述分布板相搭接,且沿物料运送方向设置于上游的所述下箱体内的所述分布板位于设置于下游的所述下箱体内的所述分布板的上方。
作为优选,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下箱体内的所述分布板的搭接处之间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箱体的外侧面均设置进气口,所述上箱体的上端均设置排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软连接为橡胶软连接或织物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流化床干燥器由于采用将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通过软连接的方式串联在一起而组成大型的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实现了大规模的生产,而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却不容易出现振裂或断裂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流化床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标记说明
1-进料口 2-第一上箱体
3-第一下箱体 4-第二上箱体
5-第二下箱体 6-第三上箱体
7-第三下箱体 8-连接部
9-弹性装置 10-振动装置
11-出料口 12-进气口
13-排气口 14-第一分布板
15-第二分布板 16-第三分布板
17-安装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一端设置物料进入的进料口1,另一端设置用于送出干燥后的物料的出料口11,所述床体包括多个独立的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设置用于承载及向前运送所要干燥的物料的分布板,相邻两个所述腔室之间软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振动流化床干燥器包括了三个独立的腔室,即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包括第一上箱体2和第一下箱体3,第二腔室包括第二上箱体4和第二下箱体5,第三腔室包括第三上箱体6和第三下箱体7。进料口1设置于第一上箱体2上,出料口11设置在第三下箱体7上。第一上箱体2、第二上箱体4和第三上箱体6分别通过固定支座(图中没有示出)固定在安装面17上。第一下箱体3、第二下箱体5和第三下箱体7分别通过弹性装置9安装在安装面17上,并且第一下箱体3、第二下箱体5和第三下箱体7内均设置振动装置10。第一下箱体3与第二下箱体5之间以及第二下箱体5和第三下箱体7之间的连接部8均为软连接。第一上箱体2与第二上箱体4之间以及第二上箱体4和第三上箱体6之间为刚性连接。第一上箱体2与第一下箱体3之间、第二上箱体4与第二下箱体5之间以及第三上箱体6与第三下箱体7之间均为软连接。
为了达到较好的流化和换热效果,第一下箱体3、第二下箱体5和第三下箱体7的外侧面均设置进气口12,第一上箱体2、第二上箱体4和第三上箱体6的上端均设置排气口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1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