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自动关闭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60278.7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8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民;吕晶;李超;何金祥;杜阳;刘鹏涛;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1/04 | 分类号: | F16K21/04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王东煜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自动 关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自动关闭阀。
背景技术
现有大部分自动阀结构复杂,零件繁多,维修起来极其不方便,针对自动阀所发挥的作用,现有自动阀造价高,不易被广大消费群体所接受,所以不适宜投入大批量生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用管道自动关闭阀日趋被人们所需要,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广泛应用于住宅。为了降低成本,生产制作方法简便,维修简单,能够投入大批量生产,使广大消费者所广泛应用于生活的自动关闭阀,特此发明了该管道自动关闭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制作方法简便、性价比高的管道自动关闭阀。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道自动关闭阀,包括阀门和定时装置,阀门由阀体、阀芯和阀柄装配成,上述阀门为已知技术,阀体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齿轮室和发条室;所述定时装置,包括发条、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棘轮和棘爪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装设在齿轮室内,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的轮轴穿过发条室后与第一手柄连接,棘轮装设在主动齿轮轴上,在主动齿轮轴的一侧与棘轮相对应处设置有棘爪轮,棘爪轮装设在棘爪轮轴上,棘爪轮轴的一端穿过发条室与第二手柄连接,棘爪轮与棘轮相互配合使用,棘轮和棘爪轮均位于阀体内部,所述发条装设在发条室内;从动齿轮的轮轴与阀柄连接,阀芯与阀体内壁相接触的两端分别装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装设在阀体内壁上,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分别装设在阀芯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这种管道自动关闭阀结构简单、生产制作方法简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适合投入大批量生产,使广大消费者能够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工作原理
一种管道自动关闭阀,既能够用作燃气自动关闭阀,又能够用作自来水自动关闭阀;使用前,阀门的初始状态是关闭状态,先进行定时,旋转第一手柄,即给发条上弦,为防止上弦时主动齿轮回转,采用棘爪轮与棘轮配合使用结构,当上弦时,将棘爪轮轴旋转,使棘爪轮与棘轮相啮合,同时,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即控制阀门开启,当停止上弦时,将棘爪轮轴按相同方向旋转,使棘爪轮与棘轮相分离,即定时装置开始工作,利用发条的弹性势能转换为主动齿轮的动能,主动齿轮向与上弦旋转的反方向旋转,即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控制阀门关闭,这一过程便完成了阀门的自动关闭功能;当用作燃气管自动关闭阀使用时,阀体入口1连接燃气管道出气口,阀体出口13连接炉灶,当用作自来水管自动关闭阀使用时,阀体入口1连接水龙头出水口,阀体出口13便用作出水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管道自动关闭阀,包括阀门和定时装置,阀门由阀体2、阀芯12和阀柄10装配成,上述阀门为已知技术,阀体2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齿轮室和发条室;所述定时装置,包括发条3、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11、棘轮16和棘爪轮15,主动齿轮17和从动齿轮11装设在齿轮室内,主动齿轮17与从动齿轮11相啮合,主动齿轮17的轮轴5穿过发条室后与第一手柄4连接,棘轮16装设在主动齿轮轴5上,在主动齿轮轴5的一侧与棘轮相对应处设置有棘爪轮15,棘爪轮15装设在棘爪轮轴14上,棘爪轮轴14的一端穿过发条室与第二手柄6连接,棘爪轮15与棘轮16相互配合使用,棘轮16和棘爪轮15均位于阀体2内部,所述发条3装设在发条室内;从动齿轮11的轮轴与阀柄10连接,阀芯12与阀体2内壁相接触的两端分别装设有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的外圈分别装设在阀体2内壁上,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的内圈分别装设在阀芯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60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