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羽毛球陪练发球练习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9300.6 | 申请日: | 201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冰;唐振宇;夏国滨;魏遵军;龚勋;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刘冬冰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羽毛球 陪练 发球 练习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羽毛球陪练员发球辅助的练习器,具体涉及的是便携式羽毛球陪练发球练习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羽毛球陪练员在发球过程中主要采用持球手臂放置多球等方式进行发球练习。而采用这样练习手段存在以下问题:即当羽毛球陪练员在发球过程中,持球手臂放置多球,容易造成羽毛球在陪练员手中脱落现象,不易很好的放置多个羽毛球在很好的位置上;多球练习影响陪练员发球技术动作的合理运用,发球时身体重心不能前移过大,过大会造成羽毛球在手臂中脱落,主动用力肌群被持球手臂限制发力,致使发球动作变形,发过去的羽毛球,落地的位置不能合理的控制,落地的角度也不易掌握,且有效用力距离短,发球主动用力肌群被用力距离短而限制,影响发球的远度、落点和弧度不够准确,且发球的远度、落点和弧度难以及时有效地控制,练习效果欠佳,接发球质量不高;持球手臂放置多球练习方法,陪练员不能合理地进行完整、准确、连贯的发球技术动作练习。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便携式羽毛球陪练发球练习器,这种便携式羽毛球陪练发球练习器用于解决目前羽毛球陪练员采用持球手臂放置多球进行发球练习,影响发球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便携式羽毛球陪练发球练习器包括一个球筒,球筒内壁有环形凹槽,球筒壁上位于凹槽处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孔,凹槽内有活动环,托架环绕在球筒外,托架两端的滑动块位于限位孔内,并与活动环固定连接,滑动块通过半圆形的滑动杆连接,滑动杆上设置有推块;活动环的两侧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固定在球筒内壁上,活动环与每个固定环之间活动连接有弧形压片,弧形压片有两片,两片弧形压片通过圆环活动连接。
上述方案中弧形压片有四组,四组弧形压片均布在活动环与固定环之间的圆周面上。
上述方案中球筒为厚壁胶筒,其厚度以能在球筒内壁上形成环形凹槽为宜。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放置多个羽毛球在球筒内,不会造成羽毛球在手臂中脱落现象;能够准确的击球,合理地运用发球技术动作,使得动作技术不变形,球的落点精准,能够合理地进行完整、准确、连贯的发球技术动作练习。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球筒 2限位孔 3活动环 4托架 5滑动块 6滑动杆 7推块 8固定环 9弧形压片 10羽毛球。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结合图1、图2、图3所示,这种便携式羽毛球陪练发球练习器的球筒1为厚壁胶筒,其厚度以能在球筒1内壁上形成环形凹槽为宜,球筒1靠近下端的内壁上有一圈环形凹槽,球筒1壁上位于凹槽处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孔2,两个限位孔2之间的距离与球筒1直径相当,凹槽内有活动环3,托架4环绕在球筒1外,托架4两端的滑动块5位于限位孔2内,并与活动环3固定连接,滑动块5通过半圆形的滑动杆6连接,滑动杆6贴在球筒1外并能沿球筒1上下移动,滑动杆6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推块7,推动推块7,滑动块5在限位孔2内上下滑动,并带动活动环3上下移动;活动环3居于中间位置,活动环3的两侧各安装有一固定环8,固定环8均固定在球筒1内壁上,活动环3与每个固定环8之间活动连接有弧形压片9,具体为弧形压片9有两片,其中一个弧形压片9的一端为筒形的并套在活动环3外,与活动环3活动连接,另一个弧形压片9的一端也为筒形的并套在固定外8环,与固定环8活动连接,两片弧形压片9通过圆环活动连接,向下推动推块7时,活动环3下侧的两个弧形压片9形成一个折角,连接两片弧形压片9的圆环产生一个向球筒1中心的位移,可将球筒1中与其对应的羽毛球10卡住,使羽毛球不能从球筒1中自由落下,而活动环3上侧的两个弧形压片9被拉直,此状态下这两个弧形压片9不会对球筒1中的羽毛球产生约束。当向上推动推块7时,活动环3上侧的两个弧形压片9形成一个折角,连接两片弧形压片9的圆环产生一个向球筒1中心的位移,可将球筒1中与其对应的羽毛球卡住,而活动环3下侧的两个弧形压片9被拉直,此状态不会对球筒1中的羽毛球产生约束,此处的羽毛球可以自由落下,即球筒1中有一个羽毛球自由落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刘冬冰,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刘冬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9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