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供电预付费智能水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9091.5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7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唐万春;唐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万春 |
主分类号: | G07F15/06 | 分类号: | G07F15/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倪波 |
地址: | 233010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预付 智能水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流量测量仪器领域,确切的说是一种光伏供电的预付费防水智能水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预付费领域的技术方式为:普通IC卡或RFID射频卡为交换媒体的预付费方式、键盘为媒体的预付费方式。由于都没有设计再充电电路,一次性锂电池使用到一定时间后,将无法为控制电路提供能量,不得不更换电池。上门为用户更换电池或水表,对于水表生产厂家或供水公司来说是一件繁琐的事。普通水表大部分安装在室外地面以下(有时有水)的水表箱里,智能IC卡或RFID射频卡无法安装,只有将其装在居民家里(或楼道内)增加了人为盗水的可能性,且入户检查、维修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光伏电池作为主要电能来源的预付费智能水表,不仅可以装在地下水表箱里实现用户在家中即可了解用水信息,还大幅度延长更换电池的周期,机械、电子同时计量可靠性提高,而且具有防止私自拆卸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光伏供电预付费智能水表,包括设置于表箱内的基表、流量脉冲传感器、微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电动阀门和供电储能电池,所述流量脉冲传感器装于基表上,微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电动阀门和供电储能电池组成机电一体装于基表的进水侧,其特征是,表箱外设有一个光伏电池盒,所述光伏电池盒内装有光伏电池、无线射频电路和天线,光伏电池、无线射频电路通过电缆与微控制器电路连接,光伏电池向供电储能电池充电。
所述流量脉冲传感器包括装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相对设置的两个防拆磁铁、相对设置的两个干簧管及一个装于基表指针位的指针磁铁,所述干簧管焊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电路板与微控制器通过通讯电缆电连接。
所述电动阀门由电动机、减速箱、相对设置的两付陶瓷阀芯及阀体构成,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上设置一个整圆的连续四分之一弧为齿轮,其余四分之三弧为锁止圆弧的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置于两付陶瓷阀芯的齿轮之间并与两付陶瓷阀芯的齿轮先后交替性啮合构成不完全齿轮机构。
所述的微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装于电动阀门的齿轮箱上,微控制器为低功耗混合信号控制器,外围电路包括电压检测芯片、稳压芯片、射频芯片、三极管和电路板。
所述的低功耗混合信号控制器为MSP430F2121型单片机。
所述减速箱的下方安装一个阀位传感器,所述阀位传感器由红外光电耦合管和圆形遮光片组成,所述遮光片安装在电动机减速箱的输出轴上,遮光片上设有透光缝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利用光伏电池向供电储能电池充电作为电能的重要来源,大幅度延长了直接利用锂电池作为电源的电池更换周期,直接使用锂电池,正常是三年左右需要更换一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电池充电方式,锂电池的更换周期在十年以上,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使用成本。(2)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流量脉冲传感器,当指针旋转一周两干簧管分别闭合一次为有效脉冲,防止指针抖动干扰;当有非法旋松螺栓拆卸本传感器时防拆磁铁会一起旋转使得两个干簧管同时闭合;当有人为外磁场干扰时也会使两个干簧管同时闭合,据此,微控制器做出永久性关阀的判断,因此具有良好的防拆防干扰功能。(3)水量充值采用射频密码传输,射频卡上显示屏可以显示由水表返回的剩余水量和剩余水量过少提示以及冬季防冻报警(可选),(4)防水,可以安装在地面下水表箱里,因此巡视、维修不需要入户。(5)机械、电子同时计量可靠性提高。因此本表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抄查表人员工作量,增加了居民观察剩余水量的方便性和用水的透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艺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陶瓷阀芯的齿轮配合原理示意图;
图4为流量脉冲传感器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阀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万春,未经唐万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9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信与IM消息互通系统
- 下一篇:多影像输入信道测试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