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推式打火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8985.2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6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平 |
主分类号: | F23Q2/34 | 分类号: | F23Q2/3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推式 打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火机,特别涉及一种侧推式打火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打火机的点火方式多种多样,有按压式点火的,有推动上下钮点火的,还有砂轮点火的,这些打火方式的打火机已经使用多年,而且也无法满足人们求新、多变的消费心理。因此,有人发明了一种侧推式打火机,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0720106917.5的实用新型名称为《侧推式打火机》,此打火机采用打火机壳体带动旋转推钮,当旋转推钮被推动时会以中轴为轴心转动,旋转推钮的拨杆在弧形导引拨动按压部件的受推部,按压部件受压以支轴部位轴心转动,其按压部向下顶动压电点器,从而可以完成点火。这个打火机虽然与传统打火机相比,在结构上做了很多的改进,但是还存在不足,该打火机的通火孔还是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火焰从通火孔垂直喷出,当人们点烟时,需要用手转动一定角度才能完成点火过程,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点火方便且外形时尚的侧推式打火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侧推式打火机,包括有壳体和壳体内部的点火总成,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通火孔,所述点火总成包括储气箱、出气阀、导气管、火嘴、撬板和压电装置,所述储气箱上安装出气阀,所述出气阀与撬板连接,所述出气阀和火嘴之间连接导气管,所述点火总成还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铰接设置在下支架上,所述的压电装置设置于下支架内,且所述的上支架下端设有与压电装置按压配合构成点火动作的按压部,所述下支架上还设有与所述按压部与撬板按压配合的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要推动上壳体,所述上支架摆动,所述上壳体上的通火孔也随推盖转动到适当位置,火焰会倾斜一定角度喷出,方便点火,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通火孔设置在上壳体的顶端,所述上支架上端设有与上壳体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间设有与所述上壳体顶端通火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上支架设有限位火嘴的限位支架,所述压电装置上安装有导电管,所述导电管延伸至限位支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火孔设置在推盖顶端,方便点火,在上支架上设置连接板和限位支架,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支架与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支架与储气箱固定连接,所述储气箱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装拆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椭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外观美观时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的内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侧推式打火机,包括有壳体和壳体内部的点火总成,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3,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通火孔11,所述点火总成包括储气箱23、出气阀232、导气管24、火嘴211、撬板231和压电装置223,所述储气箱23上安装出气阀232,所述出气阀232与撬板231连接,所述出气阀232和火嘴211之间连接导气管24,所述点火总成还包括上支架21和下支架22,所述上支架21铰接设置在下支架上22,所述的压电装置223设置于下支架22内,且所述的上支架21下端设有与压电装置223按压配合构成点火动作的按压部215,所述下支架22上还设有与所述按压部215与撬板231按压配合的压板222。
所述压板222上端向支架铰接方向弯曲延伸至适当位置,所述压板222弯曲部分上面与按压部215底部接触,下面与压电装置223上端接触,所述按压部215下端与撬板231按压配合。
所述通火孔11设置在上壳体1的顶端,所述上支架21上端设有与上壳体1连接的连接板212,所述连接板212中间设有与所述上壳体1顶端通火孔11相对应的通孔213,所述上支架21设有限位火嘴211的限位支架214,所述压电装置223上安装有导电管221,所述导电管221延伸至限位支架214。
所述的通火孔11还可以设置在上壳体1的一侧,本实施例优选的,通火孔11设置在上壳体1顶端,本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方便点火,操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平,未经王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8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加油车辆号码识别装置
- 下一篇:双联龙头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