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清理退火窑F区和G区碎玻璃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7009.5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0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清理 退火 碎玻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法玻璃生产设备,特别是用于清理退火窑F区和G区产生的碎玻璃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中,退火窑是三大热工设备之一,浮法玻璃的退火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效益。由浮法玻璃退火窑标准(JC/T 604-1995)可知:退火窑为钢壳隧道式,由壳体、输送辊道及传动装置等组成;沿玻璃传输方向分为退火前区(A区)、退火区(B区)、退火后区(C、D、E、F和G区),其中C区为快速冷却区,D区为过渡区,E区为热风循环冷却区,F区为自然冷却区,G区为强制冷却区;A、B和C区钢壳带有保温层,内设电加热器和辐射冷却器;D和E区为封闭钢壳,其中E区设有热风循环冷却装置;F和G区为敞开式结构,其中G区设有强制冷却装置。在日常生产中,退火过程很容易发生炸板,而又由于F区和G区为敞开式的冷却区且玻璃在该两区要从200度左右降温到70度左右,所以F区和G区是发生炸板的一个主要区域。
在生产浮法玻璃过程中,炸板后产生的碎玻璃就从辊面通过传输辊道之间的间隙落到F区和G区下方的地面上,由于F区和G区中传输辊道下表面到地面的空间比较小,如果不及时把碎玻璃清理出来,很容易堵塞,从而导致更大的生产事故。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及时组织人员将碎玻璃从F区和G区的传输辊道下方清理出来,工作人员用扒子从F区和G区输送辊道下方将碎玻璃清理出来,再用铲子铲到碎玻璃斗里去,碎玻璃斗装满后安排叉车叉到碎玻璃堆场倒掉。特别是生产薄玻璃板时,经常出现频繁炸板的情况,这样就导致整个过程工作量很大;同时由于玻璃在F区和G区要从200度左右降温到70度左右而且整个区域是敞开散热,所以现场环境温度比较高,工作人员在现场无法长时间的工作,所以需要较多的人员轮换进行清理工作,同时需要配备相应的碎玻璃扒子、铲子、玻璃斗以及叉车等工具,清理成本较高;而且玻璃属于易碎物品,在清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人身伤害;同时在清理过程中可能混入杂物,影响碎玻璃质量。
在浮法玻璃的冷端工段的落板、掰边、切裁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碎玻璃,这些碎玻璃须经过冷端碎玻璃系统回收、输送到窑头料场,可以作为浮法玻璃生产必不可缺的熟料,同配合料一起进入熔窑使用。其中,冷端碎玻璃系统由破碎机、提升机、输送皮带以及其它附属设备组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装置在清理退火窑F区和G区产生的碎玻璃时存在清理困难、清理成本较高等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清理退火窑F区和G区碎玻璃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清理退火窑F区和G区碎玻璃的装置,包括传输辊道,还包括破碎机和输送皮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落板仓、挡板、单向螺旋闸门和进料溜子,所述落板仓呈漏斗状,在退火窑F区和G区传输辊道的正下方开设等宽的矩形凹槽,在所述矩形凹槽的两侧地面上设置高度低于传输辊道下表面的矩形挡板,在所述矩形凹槽里设置若干个所述落板仓,所述落板仓的宽度与所述矩形凹槽的宽度相等,所述落板仓的上表面与地面平齐,所述落板仓的下端开口设置单向螺旋闸门,所述单向螺旋闸门下方固定一破碎机,所述破碎机的进料口与所述单向螺旋闸门的开口连通,所述破碎机下方固定一进料溜子,所述进料溜子呈中空矩形管状结构,所述进料溜子的上端口与所述破碎机的出料口连通,所述进料溜子的下端口下方设置输送皮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所述用于清理退火窑F区和G区碎玻璃的装置使得生产过程中发生炸板产生碎玻璃的情况时无需大量人员在高温环境中清理碎玻璃,并且整个生产线变得简单整洁,从而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也消除了在清理碎玻璃过程中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能保证无污染的碎玻璃直接回到碎玻璃堆场再利用,在不影响退火质量的同时又节约了生产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方向示意图;
图中:1,落板仓;2,单向螺旋闸门;3,破碎机;4,进料溜子;5,输送皮带;6,挡板;7,传输辊道;8,玻璃板;9,地面;10,矩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7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