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测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6007.4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1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醒飞;陈诚;谭文斌;董成军;吕津玮;李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21/30;G01B2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测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标测量机,具体涉及测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前工业生产中为了对工件产品的质量有客观的评价,需要使用仪器对其几何尺寸进行测量。坐标测量机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的新型精密测量仪器,应用极为广泛。
图2a所示的单测头结构为测头2固定在测量仪器主轴1上,坐标测量机使用测头实现对工件的探测和瞄准,测头作为传感器提供被测工件的几何信息。为了测量如图1(a)和1(b)所示两工件A、B两平行面的形位参数,一般采取以下测量方案:(1)只使用单一测头,先使用其对A面进行测量,测量完毕后,通过大行程的移动改变测头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对B面进行测量。(2)使用两个可独立运动的测头,二者同时运动,对A、B两平面进测量。
方案(1)使用单测头,测头在测量过程中运动行程长,导致测量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快速测量的需求,移动过程中可能由于受到外界干扰而引进误差。方案(2)使用两可独立运动的测头,可以显著缩短测量时间,提高测量效率,但缺点在于机械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同时两测头相互独立对控制系统的软件要求相应提高,增加了需要控制的轴,稍有不慎容易造成机械碰撞,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不改变原测量仪器运动控制系统的前提下,减少测头在测量过程中的运动路程,进而缩减测量时间的双测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双测头结构,它包括测头,所述的测头为两个,两个所述的测头的端部按照预定的间距固定连接在转接板上,所述的转接板与测量仪器主轴垂直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
在原有测量仪器的基础之上,将单测头改为双测头,机械结构改动不大,容易实现,且不增加运动控制系统的复杂度,避免了运动过程中引入误差,保证了原有仪器精度,减小了测头在测量过程中的运动时间,提高了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示例工件;
图2a是现有的单测头结构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测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图2b所示的双测头结构的转接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2b所示的双测头结构的转接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用于接触式触发双测头取点方式示意图;
图5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测头结构的移动桥式坐标测量机;
图6是回转体工件单测头取点示意图;
图7是回转体工件双测头取点示意图;
图8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测头结构的悬臂梁式测量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b和图3a以及图3b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双测头结构,它包括测头,所述的测头为两个,两个所述的测头4、5的端部按照预定的间距固定连接在转接板3上,所述的转接板3与测量仪器主轴1垂直固定相连。
所述的两个测头可以分别与转接板螺纹连接;或者在所述的转接板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凹槽,每一个所述的测头通过螺母装卡固定在与其对应设置的一个凹槽内。
测头4、5为接触式触发测头,装有星形探针6。
其中,转接结构可以设计为可调与不可调两种形式,图3a和b所示为转接结构的两种具体实现形式,如图3a所示,转接板3通过中间的螺纹孔与测量机主轴相连,两测头通过转接板上左右两螺纹孔固定在转接板上,相对位置不可调,当所测工件尺寸发生变化时,需重新定做转接板。可调式如图3b所示,转接板两侧各有一凹槽,测头装卡在凹槽上,通过螺母固定在转接板上,可通过调整测头在凹槽上的位置来改变两测头的相对位置。允许待测工件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
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转接板的具体结构形式,但在测量过程中,两测头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每当更换转接板或调整两测头相对位置之后都需要对测头重新标定,以保障测量精度。
现有单测头的工作方式为:一般先快速驱使测头到达测量点表面法线上方很近的一点,再沿法线方向慢速探测测量点,然后后退一小段距离(0.2mm-2mm),以保护测头免受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6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