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身蓄热式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5175.1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涛;徐平;仝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能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66 | 分类号: | F23D14/66;F23D1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350005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身 蓄热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具体涉及一种在冶金工业炉用蓄热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国内工业炉大多是采用常规的燃烧装置和常规蓄热式燃烧装置,自身蓄热式燃烧装置用的不是很多。
常规燃烧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蓄热式燃烧器结构比较复杂,节能效果好,但是这两种燃烧器还是都会有一些缺点:常规燃烧器节能效果有限,NOx排放量比较高;常规蓄热式燃烧器虽有节能效果,但空气温度高达800℃以上,NOx生成量急剧增加,环保指标会超标,当蓄热式系统换向时,烟气从燃烧器内部回流时,容易造成燃料喷射装置被高温烟气烧坏,影响燃烧器使用寿命。常规蓄热式燃烧器管路系统比较复杂,燃烧器占用空间较大,不适合用于一些空间狭促的场合。
由于常规蓄热燃烧器通常两个烧嘴一起工作,而且成本高,使用寿命短,NOx排放量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它主要解决现蓄热燃烧器工作成本高,使用寿命短,NOx排放量高,自身蓄热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燃烧器内同时设置烟气吸收通道和空气喷射通道,能够使燃烧器自身蓄热能力更强,减少NOx排放量,体积小,成本低。
一种自身蓄热式燃烧器,包括带燃烧喷射通道及燃烧喷嘴的烧嘴,烧嘴内安装一个或多个烟气吸收通道;烧嘴内还安装一个或多个空气喷射通道;每个所述烟气吸收通道内装有蓄热体;以及每个所述空气喷射通道内装有蓄热体。
其中,每个所述烟气吸收通道的烟气吸收进口装有烟气吸嘴。
其中,每个所述空气喷射通道的空气喷射出口装有空气喷嘴。
优选地,所有所述烟气吸嘴和空气喷嘴交错地分布在燃烧喷嘴周围。
另外,每个所述烟气吸收通道的烟气吸收出口分别连接烟气吸收风箱。
另外,每个所述空气喷射通道的空气喷射进口分别连接空气喷射风箱。
其中,烟气吸收风箱经由管道和换向阀连接引风机。
其中,空气喷射风箱经由管道和换向阀连接鼓风机。
优选地,烧嘴内还安装有一次进风管和燃料喷射管,所述燃料喷射管插设在一次进风管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燃烧器内设置与燃烧喷射方向相反的烟气吸收通道和与燃烧喷射方向相同的空气喷射通道,可以大大增加烟气流与燃烧喷射流的接触,使燃料喷射流浓度被烟气流冲淡,既加大了烟气循环的效果,又降低了燃料和空气中氧的浓度,最大程度地实现低NOx的生成。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烟气吸收通道和空气喷射通道同时设置在燃烧器内,使该燃烧器可以将烧嘴砖充分利用起来装放蓄热体,使整个蓄热式燃烧器体积占用空间小;燃烧系统连接更加简单,控制和操作更加紧凑方便。
3、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喷射通道连通的空气喷嘴喷射空气的时候分为几股空气流分别喷出与燃料混合,将空气实现分级,分量喷射,这样燃料与空气混合更加均匀,燃烧效率大大提高,火焰刚性好。
4、本实用新型空气喷射通道连通的进风管道和烟气吸收通道连通的烟气吸收通道外连接一个换向阀来实现进风通道和烟气吸收通道的转换,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状态一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烧状态一的烟气和空气流通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烧状态二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B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燃烧状态二的烟气和空气流通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时的立体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燃烧喷射通道;11、一次进风管;11a、一次进风口;12、燃料喷射管;12a、燃料喷射口;2、烟气吸收通道;21、烟气吸收风箱;21a、烟气吸收路径;22、蓄热体;23、烟气吸嘴;3、空气喷射通道;31、空气喷射风箱;31a、空气喷射路径;32、蓄热体;33、空气喷嘴;4、燃烧喷嘴;5、法兰;6、烧嘴砖;7、四通换向阀;8、鼓风机;9、引风机;10、炉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能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三能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5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