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针式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4140.6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7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军;舒泓章;刘懿鑫;范蘅儒;高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董昆生 |
地址: | 65021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针式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是一种避免模具拉丝的阀针式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将受热融化的胶状材料由高压射入模具,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融化后的胶状材料进入主流道,经分流道、模腔、点浇口注入模具内,注胶完毕后,点浇口关闭,经冷却后打开模具,成型机将产品顶出,就完成了整个成型周期。目前,注塑模具的点浇口断胶是通过控制分流道温度、开合膜速度来实现完成,其缺点就是参数匹配范围小,不容易掌握,参数匹配不正确就会出现点浇口拉丝的情况。
随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进一步深入,药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注塑瓶胚拉丝,就会有可能把这些丝絮带到药液中,从而影响药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目前注塑模具控制不方便,点浇口容易产生拉丝的问题,提供一种控制简单、能避免模具拉丝的阀针式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阀针式注塑模具,包括点浇口、模腔和分流道,分流道与数个模腔内部分别连通,点浇口在模腔口处,其特征在于该模具还包括阀针、气缸及电磁阀,每个模腔底部均设置有气缸,模腔内部设置阀针,阀针固定在气缸上,气缸与电磁阀连接。
正常生产中,电磁阀开启,控制气缸后退,气缸上的阀针打开,融化后胶状材料通过分流道分流到模腔内,经过模腔口的点浇口注入模具内;注胶完毕后,电磁阀控制气缸前进,阀针关闭,点浇口停止注胶,完成一次注胶过程,然后等待胶状材料冷却,开模顶出产品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阀针式注塑模具,结构简单,设计科学,使用方便,进胶压力低,产品内应力小,合格率高;点浇口无拉丝、产品内部无气泡,能完全满足药品GMP的要求;正常生产时,产品不容易堵塞,而且随时可以停机,对操作人员要求也不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气缸1,点浇口2,分流道3,阀针4,模腔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阀针4式注塑模具,由点浇口2、模腔5、分流道3、阀针4、气缸1及电磁阀组成,模腔5为两个,分流道3分别与模腔5连通,点浇口2设置在在模腔5口处,两个模腔5内部均设置有阀针4,两个气缸1分别设置在模腔5底部,阀针4固定在气缸1上,随气缸1滑动。电磁阀与气缸1相连,用于同时控制气缸1活动。
正常生产时,电磁阀开启,控制两个气缸1同时后退,两个模腔5内的阀针4同时打开点浇口2,融化后的胶状材料通过分流道3流入模腔5内,经过模腔5口的点浇口2注入模具内;注胶完毕后,电磁阀控制气缸1前进,阀针4关闭,点浇口2停止注胶,完成一次注胶过程,然后等待胶状材料冷却,开模顶出产品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4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具的旋转抽芯机构
- 下一篇:一种U型弯注塑PE管件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