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3046.9 | 申请日: | 2011-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9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范隆华;刘坚军;李旭;徐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7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测球囊 压力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963年,由Fogarty设计并首次应用于临床静脉及动脉的取栓导管,Fogarty取栓导管是一根单腔导管,头部为一球囊,它通过小孔与导管内腔相通,使得尾部能通过注射器注入气体或液体使球囊膨胀,导管内一般置入一不锈钢的细导丝,用于加强导管的韧性,使导管容易通过血栓。该装置通过球囊将血栓从血管内机械清除,医生通过向球囊内注水来控制球囊的大小及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压力过小,使球囊壁与血管壁贴合不紧密,取栓过程中容易使血栓残留,压力过大(一般认为大于5-6个大气压)可导致血管内膜的损伤,造成内膜掀起,堵塞血管,或继发血栓形成,导致靶器官的急性或慢性缺血,影响治疗效果。此外下肢血管直径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逐渐增粗,取栓过程中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是变化的,有经验的医生可通过球囊注水的多少来控制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但需经过长时间的临床摸索,且不够精确,所以初学者及临床经验不够丰富的医生更容易产生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其能避免球囊压力过小而造成取栓不彻底;或球囊压力过大而导致血管内膜的损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三通的第一个端口连接单向阀,三通的第二个端口连接导管,三通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压力表,导管连接球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临床取栓过程中调整向球囊注入水(或气)的量,通过侧接的压力表,就能知道球囊的压力,即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使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始终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有效清除血管内的血栓。
附图说明
图1为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由单向阀1、三通2、压力表3、导管4和球囊5组成,三通2的第一个端口连接单向阀1,三通2的第二个端口连接导管4,三通2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压力表3,导管4(Fogarty取栓导管)连接球囊5。
使用时,针筒6将单向阀1顶开,注入空气或水,经导管4使球囊5撑开,球囊5撑开所形成的压力,取决于注入的空气或水的量,装在三通2一侧的压力表3可以显示这个压力。临床取栓过程中调整向球囊5注入水(或气)的量,通过压力表3了解球囊5的压力,使球囊5对血管壁的压力始终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有效清除血管内的血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3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