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充气且能缓冲气压的安全密封反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52133.2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8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康永锋;段吴平;吕海翠;朱政;郭蓓蕾;孔令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缓冲 气压 安全 密封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保护反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充气且能缓冲气压的安全密封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三口瓶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化学反应的容器,用于化学合成分析等科学实验,在各种密封反应试验中应用广泛。三口瓶可以加热,具有很好的气密性,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但是现有的产品存在以下缺陷:
1.在加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有蒸汽产生的时候三口瓶内气体吸收太多热量会膨胀,三口瓶内气体压力会增大,轻则密封塞会喷出,外界气体进入三口瓶内,导致气体保护失效,重则三口瓶产生爆炸等问题,现有产品无法解决。
2.三口瓶连接较多装置会产生气密性变差,反应过程中会有环境中的空气进入导致气体保护失效等问题。
3.现有产品无法解决充气密封后如果反应中途出现气体泄漏补充保护气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三口瓶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充气方便,可缓冲气压且可在实验发生保护气体泄漏的情况下补充保护气体的安全密封反应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充气且能缓冲气压的安全密封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一三口烧瓶,所述三口烧瓶上有三个密封接口;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重复充放反应气体的气球和控制气体充放的气阀,所述三口烧瓶上的第一密封接口通过连接导管连接所述气阀和气球。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导管为玻璃导管或乳胶导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一温度计,所述温度计通过通过密封塞安置在所述三口烧瓶上的第二密封接口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三口烧瓶上的第三密封接口密封或通过转换接口连接抽真空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三口烧瓶上的密封接口为内打磨的密封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充气且能缓冲气压的安全密封反应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充气且能缓冲气压的安全密封反应装置结构简单、材料容易获得,制造装配容易;
(2)本实用新型充气过程简单,本实用新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通过气球中气体保证三口瓶中反应受保护气体保护;可保证反应的安全性,尤其适宜加热,放热或者有蒸汽产生的反应实验。
(3)通过气阀实现气球内气体容量可调节,这样可以缓冲三口瓶内由于反应产生的蒸汽和热膨胀气压以及可以补充三口瓶内保护气体,能够可以起到很好的气压缓冲作用且可以补充实验过程中三口瓶中泄漏的保护气体。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换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装置主要包括一三口瓶1,该三口瓶1上有三个打磨的密封接口2、3、4。同时反应装置还包括重复充放反应气体的气球8和控制气体充放的气阀7。
其中,密封接口2上通过带孔密封塞插入温度计9。
密封接口4可以塞上密封塞10进行密封,或者根据需要塞入转换接口11连接抽真空装置(参见图2)。
密封接口3通过带孔密封塞插入玻璃导管5,气球8出气口用橡皮筋和胶密封固定在硬质塑料管上,然后通过连接导管6与玻璃导管5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导管6采用乳胶管,这样方便拆卸和连接,且气密性很好。
为能够实现气球8内的气体容量可调节,本实用新型在气球8和三口瓶1之间安置有气阀7。通过气阀可控制气球内气体与三口瓶内气体的连通和隔离状态,实现气球的气体容量可调节,达到可以缓冲三口瓶内由于反应产生的蒸汽和热膨胀气压以及补充三口瓶内保护气体的目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气阀7为止气夹,直接夹住乳胶管6上。
基于上述方案得到的本实用新型,其使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往三口瓶中加入反应所需溶剂和溶液。
第二步,将气球8,气阀7和乳胶管6从玻璃导管处断开连接,打开气阀7,乳胶管6可以很方便接上储气钢瓶上的减压阀出气口充气(充气量大于三口瓶容量)。充好气后关上气阀7,乳胶管6连接玻璃导管5。
第三步,三口瓶1上的密封接口4接上转换接口11,连接抽真空装置抽真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2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