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联软管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51944.0 | 申请日: | 201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1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孟德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00 | 分类号: | A61M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耗材,特别是一种血液成份分离系统中多联受力软管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输血行业中,成份血的采集和临床治疗使用越来越广泛,针对血液成份采集的设备和一次性使用耗材种类也日益更新,对于一次性使用耗材而言,软管是传输血液和药液的不可或缺配件之一,为高效采集血液成份,采集耗材结构也逐渐复杂,软管除完成静态的血液传输外,也会在不同的部件间进行动态状态下的血液传输。因软管的韧性好,易磨损等特点,故在人们在不同的采集耗材上采取了多种形式对软管进行固定和保护。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多联软管的使用状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多联软管进行支撑和保护的多联软管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结构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联软管保护装置,由两支导管、两个卡扣和尼龙网组成,尼龙网由卡扣将其连接于两导管之间,其特征在于导管由凸台、中空腔体和楔形挂台构成,采用软质塑料注塑成型,卡扣由上接口和下接口构成,尼龙网两端分别与两个卡扣的下接口热熔连接,各导管下端的楔形挂台与各卡扣的上接口上的通孔楔合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多联软管保护装置是装配在血液成份分离系统中对连接于监控装置和离心袋之间的多联软管上。使用时,保护装置两端的凸台分别装在分离机上,两个卡扣分别装入分离机的离心仓中的挂件中,血液成份采集过程中离心袋与离心仓随分离机高速旋转,带动与离心袋连接的软管高速运动,此时保护装置对多联软管的运动轨迹提供支撑并对软管进行保护。
具有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的多联软管保护装置装配在高速运转的多联软管上,对多联软管起到了可靠的支撑和保护作用,以此保障了血液成份采集过程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联软管保护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联软管保护装置的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联软管保护装置的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联软管保护装置的导管与卡扣限位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多联软管保护装置是由两个导管1、两个卡扣2和尼龙网3组成,导管1由螺母型凸台5、中空腔体6和楔形挂台7构成,采用软质塑料注塑成型,卡扣2是由上接口8和下接口9构成。尼龙网3两端在卡扣2注塑成型时直接与两个卡扣的下接口9热熔连接,导管1通过其下端的楔形挂台7与上接口8上的方形通孔10楔合限位连接,实现与卡扣2的固定。将楔形挂台7强力压入方形通孔10中,装配过程中楔形下面的斜面起导向作用,楔形收缩楔合后恢复原状,从而起到固定作用。
其中,凸台5还可以采用能够与分离机配套安装的其他不同形状的凸台。
上接口8上的方形通孔10也可以是其他能达到楔合限位作用的其他形状的通孔。
使用时,将多根并行的多联软管4从一端导管1的端口贯穿中空腔体6、卡扣2、尼龙网3和另一端导管1。这样,本保护装置就对随分离机高速运转的多联软管4实现了可靠的支撑和保护。
以上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作的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作出各种改变,这些改变都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51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门式机床主轴副卸载装置
- 下一篇:自行车用电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