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高速交流电机的并联环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9784.6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2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黄美英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高速 交流 电机 并联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高速交流电机的并联环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电机包括安装在定子铁心的励端的压圈1、一通过六根螺杆2与压圈连接的挡风板3、一通过角钢4与压圈1连接的导线夹5及六个安装在导线夹5上的并联环6。并联环6与电缆的连接结构为并联环的并头60凸出挡风板3的外圆,即在并联环6弯成整圆后并头60向外弯折,电缆连接在并头60上(见图1和图2)。申请人拟将由原先的在嵌线和接包之后就进行真空压力整浸,接着装螺杆、挡风板及导线夹,再将定子嵌线套机座,最后安装并联环及接焊电缆线的工艺过程改为在嵌线和接包之后,先接装螺杆、挡风板、导线夹及并联环,接着进行真空压力整浸,再将定子嵌线套入机座,最后接焊电缆线的工艺过程,这样能提高整台电机的绝缘性能。
由于并联环由后安装改成前安装,即:并联环、导线夹、挡风板、螺杆等均在浸漆前安装完成,再将定子嵌线套入机座。为满足定子嵌线套入机座的要求(定子为外压装结构),要求并联环的最大圆周尺寸不得大于挡风板的外圆尺寸,以避免影响定子的后套装。为此要对并联环的结构进行改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高速交流电机的并联环的连接结构,它使并联环的最大圆周尺寸不大于挡风板的外圆尺寸,能满足定子嵌线的工艺。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高速交流电机的并联环的连接结构,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线圈、安装在定子铁心的励端的压圈、一通过六根螺杆与压圈连接的挡风板、一通过角钢与压圈连接的导线夹、六个安装在导线夹上的并联环及焊接在并联环上的二十四根出线电缆。所述每个并联环分别由圆铜棒弯成整圆形,每个并联环的外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四只接线脚,该四个接线脚以两两一对的方式安装在每个并联环的左右两边,两个相邻的并联环上的接线脚错开设置,使接线脚在并联环上后的最大的外部尺寸小于所述挡风板的外圆尺寸,所述二十四根出线电缆和定子线圈的引线一一地焊接在所述接线脚上。
上述的一种大型高速交流电机的并联环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接线脚由圆铜棒弯成一直角状。
本实用新型的大型高速交流电机的并联环的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六个并联环上分别连接四个弯成直角状的接线脚,并使接线脚在并联环上的最大的外部尺寸小于挡风板的外圆尺寸。能够满足定子嵌线套入机座的要求,从而适应并联环由后安装改成前安装的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并联环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大型高速交流电机的并联环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大型高速交流电机的并联环的连接结构,电机包括定子线圈8(图中未示)、安装在定子铁心的励端的压圈1、一通过六根螺杆2与压圈连接的挡风板3、一通过角钢4与压圈1连接的导线夹5及六个安装在导线夹5上的并联环6。其中:
每个并联环6分别由圆铜棒弯成整圆形,每个并联环6的外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四只接线脚7,该四个接线脚7以两两一对的方式安装在每个并联环6的左右两边,两个相邻的并联环6上的接线脚7错开设置。
接线脚7由圆铜棒弯成一直角状,接线脚7的一端焊接在并联环6的外端面,使接线脚7在并联环6上的最大的外部尺寸小于挡风板3的外圆尺寸。
二十四根出线电缆和定子线圈的引线均焊接在接线脚7上。
本实用新型的大型高速交流电机的并联环的连接结构满足定子嵌线套入机座的要求,适应了并联环由后安装改成前安装的工艺。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9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火绝缘板
- 下一篇:有极性区分的直流电源防反接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