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艾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9485.2 | 申请日: | 201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6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树春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用器具,具体是提供一种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是指利用艾绒在体表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烧灼薰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及药物的作用以刺激身体的一定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的生理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支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年来,艾灸作为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无副作用的绿色疗法,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受到各国人民的普遍欢迎。世界卫生组织为实现2000年全球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已将其作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民间疗法之一。
现有技术下,多使用艾草球配合罐状器具进行穴位艾灸,但目前的艾灸用器具多为简单的圆筒,其不但艾灸效果差,操作不便,而且很容易烫伤人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艾灸器,其通过设置多层结构,不但将艾草球固定于一个单独的空间,并且使其能量和有效物质能够适量的透出,以达到更加的艾灸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艾灸器,包括灸器主体,灸器主体内设置有艾绒球固定支架,所述灸器主体下端通过通透网连接艾灸罩。
灸器主体外壁上设置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艾灸器,由磨口插拔式结构的不锈钢桶状圆柱组成,采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操作方便。
上半部分的灸器主体采用圆柱形桶状结构,侧面引用“九宫八风”的理论,从八个方向开40个透气孔,中间采用腾空支架固定艾绒球;顶面采用“后天八卦”方位结构布局,侧面孔数与中间支架采用与顶面的“后天八卦”数序的分布相应的结构规律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五土居中。这样设计既满足了艾灸器通风的功能,又使之具备了特殊的功效:①九宫八风的特殊的数字场效应;②后天八卦的场效应。这样设计目的是使艾灸器的场与人体的场处于相对稳定,相对平衡的天人合一的系统状态,提高艾灸理疗的功效。
下半部分通透网采用不锈钢网片,网片通透性好,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艾球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和有效物质充分达到体表,提高艾灸理疗的效果。
通透网与艾灸罩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样设计一方面使有效物质集中作用于人体穴位上,提高理疗效果,另一方面避免艾灸器本身的能量直接接触皮肤,可以防止烫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艾灸器,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艾灸效果佳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艾灸器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艾灸器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艾灸器,包括灸器主体1,灸器主体1内设置有艾绒球固定支架2,所述灸器主体1下端通过通透网3连接艾灸罩4。
本实施例中,灸器主体1外壁上设置有透气孔5。
本实施例中的艾灸器,其外部可以配合使用带有系带的屉布材质的护套,使其使用时不但能够隔离高温,而且还有保温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树春,未经吴树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9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