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埋式渗漏量观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6911.7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3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尹钢吉;黄彦;孙艳玲;司振江;李芳花;吕纯波;徐征;王柏;于洋;王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19/00 | 分类号: | G01F19/00;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漏 观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渗漏量观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对稻田地下渗漏量的观测以及稻田地下渗漏水中氮、磷含量的分析,主要是依据灌溉试验规范计算获得,其方法是:通过稻田蒸发蒸腾量和渗漏量采用蒸渗器与小区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小区测定蒸发蒸腾量与田间渗漏量之和,蒸渗器测定蒸发蒸腾量,通过二者之差计算出渗漏量。同时,还根据蒸渗器及小区田面有无水层,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但是,这种渗漏量观测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蒸渗器和小区分两个区分别观测,因此往往二者的土壤水分状况差异较大,准确性较低;由于蒸渗器的设置,始终存在蒸渗器的田面边界效应;由于田面有无水层的界限概念模糊,在实际操作时难以把握;由于所涉及的观测内容多,容易引起大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渗漏量观测方法的观测准确性较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地埋式渗漏量观测仪。
地埋式渗漏量观测仪,它包括抽真空装置、渗漏水提取瓶、密闭装置、抽水管、进气管和凹底式渗漏水收集器;凹底式渗漏水收集器的底部开有出水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进气管的出气口连通,凹底式渗漏水收集器的出水口与抽水管的进水口连通;密闭装置将渗漏水提取瓶的开口密封,所述密闭装置上开有进水口和出气口,所述抽水管的出水口通过密闭装置上的进水口与渗漏水提取瓶连通;抽真空装置的抽气口通过密闭装置上的出气口与渗漏水提取瓶连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凹底式渗漏水收集器以开口向上的方式埋入待测土壤中,渗漏一段时间后,采用抽真空装置将渗漏水提取瓶抽成真空,在真空压力的作用下,渗漏水瓶中的水进入渗漏水提取瓶中,测量渗漏水提取瓶中的水量,实现渗漏量的观测,观测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埋入方式示意图,其中标记a为田面、b为耕层、c为犁底层、d为原状回填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地埋式渗漏量观测仪,它包括抽真空装置1、渗漏水提取瓶2、密闭装置3、抽水管4、进气管5和凹底式渗漏水收集器6;凹底式渗漏水收集器6的底部开有出水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进气管5的出气口连通,凹底式渗漏水收集器6的出水口与抽水管4的进水口连通;密闭装置3将渗漏水提取瓶2的开口密封,所述密闭装置3上开有进水口和出气口,所述抽水管4的出水口通过密闭装置3上的进水口与渗漏水提取瓶2连通;抽真空装置1的抽气口通过密闭装置3上的出气口与渗漏水提取瓶2连通。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稻田中预先埋设的渗漏水收集器6,收集稻田中的地下渗漏水,然后采用将渗漏水提取瓶2抽成真空的方法,把渗漏水收集器6中的地下渗漏水吸入到渗漏水提取瓶2中,最后把渗漏水提取瓶2中的渗漏水倒入进行测量,实现了渗漏水量的观测。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简单,适用的各种安装环境,由于采取了地埋式,因此不影响正常耕作,可轻易安装在任意田块中进行观测;并且观测范围广,无论是稻田有无水层均可适用;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易于掌握,渗漏水收集器的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涉及仪器设备配套容易、成本低,易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地埋式渗漏量观测仪的区别在于,它还包括透水石7,所述透水石7位于凹底式渗漏水收集器6中,用于分离土壤和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所述的地埋式渗漏量观测仪的区别在于,密闭装置3为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地埋式渗漏量观测仪的区别在于,渗漏水提取瓶2为具有测量水量功能的渗漏水提取瓶。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地埋式渗漏量观测仪的区别在于,它还包括量水量筒,所述量水量筒用于测量渗漏水提取瓶2中的水量。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量水量筒对渗漏水提取瓶2中的水量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6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棒式印花机的筛网框架升降装置
- 下一篇:盲孔粘土制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