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式高杆照明灯电缆收放装置及升降照明车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6511.6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3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包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H75/42 | 分类号: | B65H75/42;B60P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高杆 照明灯 电缆 装置 照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够有效地避免电缆非正常老化、龟裂,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电缆烧结、锁死,甚至拉断的一种升降式高杆照明灯电缆收放装置及升降照明车,属电缆线升降装置及特种车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型施工作业、抢修、事故处理等现场对高亮度、大范围夜间照明的需要逐渐提高,移动(抢险)照明车的灯功率和升降高度也在逐渐增加,而现有移动(抢险)照明车采用的伸缩气杆最大升降高度仅为6~8m,灯光覆盖半径只有35m~55m,存在灯光覆盖范围小,射程远处亮度不足和存在盲区的缺点,容易造成抢修现场不安全。为了弥补上述不足,目前通常采用作法是多级伸缩升降杆,提高灯盘的最大离地高度。但这样操作带来的问题是:一是现有小型移动照明车升降杆上的电缆多采用螺旋布置形式(见附图3),电缆由芯部向外逐层螺旋缠绕于升降杆上,灯杆高度的增加大大增大电缆消耗数量,增加了材料成本,且占用空间加大;圈数增多,电缆缠绕半径加大,作业时盘绕在升降杆周围的电缆无法固定,大风雨雪天气电缆易晃动,对升降杆有较大冲击;二是螺旋电缆需要定制,制作时通过热变形使外护套产生一定的预应力,如长期拉伸螺旋电缆会产生老化而产生龟裂,影响电缆的绝缘性,严重时拉伸后螺旋电缆不能有效恢复初始状态,会导致电缆烧结、锁死,甚至拉断;三是由于气动升降杆升降速率不是恒定的,在升降过程中不能与电机带动的电缆收放同步,如采用同步电机则成本增加,故障率也会大大增加,造成维修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能够有效地避免电缆非正常老化、龟裂,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电缆烧结、锁死,甚至拉断的一种升降式高杆照明灯电缆收放装置及升降照明车。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采用蜗卷弹簧作为动力源的扭力电缆盘能较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升降式高杆照明灯电缆收放装置。其扭力电缆盘上的电缆跟随升降杆的上升降而放出电缆,并使蜗卷弹簧储存了势能,随着升降杆的下降蜗卷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转换为转动动能而带动电缆的回收,并可使升降杆在设计高度内任意位置停留,保持电缆直线走向,对电缆无额外的附加作用力。
技术方案1:一种升降式高杆照明灯电缆收放装置,扭力电缆盘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支撑座上,且扭力电缆盘轴一端安装蜗卷弹簧、另一端与电缆接线装置连接。
技术方案2:一种由升降式高杆照明灯电缆收放装置构成的升降照明车,它包括特种机动车,所述特种机动车车顶上装有升降式高杆和电缆收放装置,电缆收放装置中扭力电缆盘中电缆一端接在电缆接线装置中的电刷上,另一端接在升降杆上照明灯电器盒内。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可适用任何高度的升降杆,不消耗能源;二是相比现有的外置电缆螺旋形状布置,对电缆的要求大大降低了,从而减低了成本;三是灯光覆盖半径大,射程远、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升降式高杆照明灯电缆收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用于特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4。一种升降式高杆照明灯电缆收放装置,扭力电缆盘1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支撑座4上,且扭力电缆盘轴一端安装蜗卷弹簧2、另一端与电缆接线装置3连接。所述蜗卷弹簧2一段安装在随扭力电缆盘轴转动的芯轴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座4的弹簧盒内圈上。所述扭力电缆盘1中电缆5一端与电缆接线装置3中电刷连接、另一端接在照明灯电器盒内。所述照明灯电器盒内固定在升降杆上。即:参照附图1,扭力电缆盘1通过轴安装在支撑座4上;在支撑座4左边轴上安装蜗卷弹簧2,蜗卷弹簧2一段安装在随轴转动的芯轴上,另一端安装在固定在支撑座4的弹簧盒内圈上;在支撑座4的右边轴上安装电缆接线装置3,接线装置采用电刷接触式;电缆在蜗卷弹簧放松状态时盘绕在电缆盘上,一端接在电刷上,一端接在升降杆上照明灯电器盒内,通过导向轮对电缆施加一定的预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6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