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层火灾救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45501.0 | 申请日: | 201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1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磊 |
主分类号: | A62C3/00 | 分类号: | A62C3/00;A62B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火灾 救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专用救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火灾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地春后雨竹般拔地而起,而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消防人员普遍采取的救援方法,主要是利用云梯消防车和内部固定消防设施以及通过室外垂直铺设水带的方法进行灭火救人,但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云梯车最高也不过110米,而且体积庞大,受道路交通限制大,又因为受操控空间、风力等诸多因素限制,救援能力大大受限;消防员内部进攻时,往往由于外墙火势够不到、内部消防设施不好用等诸多因素,延误了最佳的初期火灾的扑救,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超高层建筑救援的超高层火灾救援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层火灾救援系统,包括供水装置、连接供水装置进行供水的消防竖管(2)、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吊装机(4)、水带卷盘(3)和与吊装机(4)连接的可升降的救援平台(6),所述救援平台(6)上设有与高层顶部供水口通过水带(5)连接的水炮,所述水带卷盘(3)与吊装机(4)上的电机连接。
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消防车、水罐车、建筑物内部水管网或水箱。
所述吊装机(4)为移动式或固定式。
所述救援平台(6)上还设有视频系统和遥控系统。
所述水带(5)为硬质水带。
所述吊装机(4)上安装有用于传送水带的滑轮组(7)。
所述救援平台(6)上设有水带连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高层火灾救援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扑救超高层建筑外墙火灾和救助被困在窗口的被困人员,而且能通过救援工作平台上,预留的水带接口连接水带、水枪,通过窗口进入任何一个楼层进行灭火救人,实现超高层建筑火灾的快速扑救与救人,另外,本系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超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与救人,而且可以实现消防控制室通过视频、对讲系统,达到遥控灭火与救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火灾救援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消防车;2、消防竖管;3、水带卷盘;4、吊装机;5、水带;6、救援平台;7、滑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火灾救援系统,包括供水装置、连接供水装置进行供水的消防竖管2、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吊装机4、水带卷盘3和与吊装机4连接的可升降的救援平台6,救援平台6上设有与高层顶部供水口通过水带5连接的水炮,水带卷盘3与吊装机4上的电机连接,该系统中的供水装置可以是消防车、水罐车、建筑物内部的水管网和水箱等,供水系统利用消防竖管2,实现向超高层建筑顶部不间断供水(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好用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内部给水管网和水箱实现向超高层建筑顶部不间断供水),通过水带5连接超高层顶部的供水口与救援平台6上的水炮相连接,再通过安装在超高层建筑顶层的移动或固定式吊装机4调整救援平台6的升降,快速到达灭火和救人的高度,实施灭火救人;目前,部分超高层建筑在装修时已经安装了移动或固定的吊装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吊装机进行改造,作为消防救助用设备,如果需要内部进攻,可以通过救援平台6上的水带连接口,连接水带、水枪,实现内部灭火救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水带采用硬质水带,这样可使水带在收卷状态不影响供水,水带卷盘3通过和吊装机4上的电机相连接,实现遥控或手动同步工作,还可以利用安装在救援平台6上的红外线视频摄像头,实现消防控制室通过视频系统,达到遥控灭火与救人,本系统工作原理为:供水装置,例如图1中用于供压的消防车1通过消防竖管2,实现不间断向超高层建筑顶部水带卷盘3供水;启动安装在超高层建筑顶层的移动或固定吊装机4,带动通过吊装机铺设连接救援平台6上水炮的水带5,向安装了视频系统和遥控水炮的救援平台6上的水炮供压,实现灭火救人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磊,未经刘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5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