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变压器的旋变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40726.7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郭跃飞;林洲平;刘小强;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14 | 分类号: | G01D5/1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变压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变压器的旋变电路。
背景技术:
因原旋变电路采用多模川推荐的原形方案,其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旋转变压器输出信号到旋转变压器解码器,旋转变压器解码器输出阶梯波信号,再通过电流放大器放大后输出。
该方案激励输出采用电流控制模式,输出短路保护性能好,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旋变电路对旋转变压器的一致性要求很高,一般阻抗不能变化,否则产生很大的信号误差,导致进口旋转变压器与国产旋转变压器不能兼容,调试难度大不利于量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变压器的旋变电路,它的解码器输出的信号采用电压放大和限流的控制方式,对旋转变压器的一致性要求不高,阻抗可以变化,从而提高进口旋转变压器与国产旋转变压器兼容性,调试简单,利于量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旋转变压器的旋变电路,包括旋转变压器解码器和信号调理单元,旋转变压器解码器的输出信号经过信号调理单元处理后输出,信号调理单元包括电压放大电路和限流电路,旋转变压器解码器的输出信号经过电压放大电路放大和限流电路限流后输出。
上述所述的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在两个隔直电容C4、C19之间。
上述所述的电压放大电路包括电容C1、电阻R1、电容C2、电阻R2、集成运放IC3A、电阻R6、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7、三极管Q1、电阻R8、三极管Q2、电阻R9和电阻R10,限流电路由二极管D3、二极管D5、二极管 D4和二极管D6组成;旋转变压器解码器的输出信号与地之间分别串联电容C1、电阻R1、电容C2、电阻R2,电阻R1和电容C2之间与集成运放IC3A的第2脚连接,电容C2与电阻R2之间与集成运放IC3A的第3脚连接,集成运放IC3A的第4脚和第8脚分别连接-15V和+15V电源,电阻R6、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7串联起来两端分别连接+15V电源和-15V电源,集成运放IC3A的第1脚连接在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之间,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15V电源连接,电阻R6与二极管D1之间连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8后输出节点P1,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15V电源连接,电阻R7与二极管D2之间连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9后输出节点P1,输出节点P1的后面还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为输出点P2;二极管D5和二极管D3串联起来,两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输出节点P1;二极管D4和二极管D6串联起来,两端分别连接输出节点P1和三极管Q2的基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旋变电路,它的解码器输出的信号采用电压放大和限流的控制方式,激励输出采用电压控制模式,不受旋转变压器的自身阻抗影响,从而提高进口旋转变压器与国产旋转变压器兼容性,调试简单,利于量产;另外,限流电路可以克服电压控制模式短路保护性能不理想问题,提高可靠性;2)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在两个隔直电容C4、C19之间,可以减小直流分量,提高信号的精度;3)限流电路由二极管D3、二极管D5、二极管D4和二极管D6组成,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旋转变压器的旋变电路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变压器的旋变电路的方框图;
图3是图2的信号调理单元对应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407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生物复合醇基燃料的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化氟碳涂层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