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纽扣式中压电感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9779.7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峰;郭兆成;杨万清;田晓明;张毅;刘涛;李博;栾敬钊;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易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4 | 分类号: | H01F38/1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纽扣 压电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耦合器,尤其是一种占用空间小,连接牢固,且可应用在潮湿等恶劣环境中的纽扣式中压电感耦合器。
背景技术
在光、电信号传输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需要使用电感耦合器,传统的电感耦合器由于其结构上的缺陷,在与电缆连接的过程中,套接在电缆上的耦合器往往需要多种固定元件附注固定,操作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占用空间较大;而且一旦当电感耦合器处于潮湿、腐蚀性等恶劣环境中时,往往会严重的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电感耦合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连接稳固、方便,能够适应潮湿、腐蚀性等恶劣环境的纽扣式中压电感耦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纽扣式中压电感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第一耦合器体1和第二耦合器体2,在第一耦合器体1的端头处设置有扣环3,在第二耦合器体2的端头处设置有与扣环3相配的压片4,所述的第一耦合器体1和第二耦合器体2的高度取值范围是:4-7厘米,且在第一耦合器1和第二耦合器2外还设置有防腐涂层5。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电感耦合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在达到需要的偶合效果前提下缩小了电感耦合器的整体体积,降低了占用空间,让它可以和其它PT,CT等偶合元件同时使用。用于固定的扣环与压片操作简单、连接稳固,不需要增加任何辅助的固定元件便可实现耦合器与电缆的连接,降低了操作量和成本;并且在耦合器外设置有防腐涂层,使之适应于各种潮湿、腐蚀性的恶劣环境,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可以说这种纽扣式中压电感耦合器具备了多种优点,十分有利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具备了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纽扣式中压电感耦合器,它由两个相互铰接的第一耦合器体1和第二耦合器体2组成,在第一耦合器体1的端头处设置有扣环3,在第二耦合器体2的端头处设置有压片4,而扣环3与压片4相配,即压片4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扣入扣环3,将第一耦合器体1和第二耦合器体2连接为一个环状体;而这个环状体的高度取值范围是:4-7厘米,以5厘米为最佳值;并且在第一耦合器体1和第二耦合器体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防腐涂层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纽扣式中压电感耦合器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张开状态的第一耦合器体1和第二耦合器体2扣在电缆上,然后使二者没有铰接在一起的一端相互接触,将压片4压入扣环3之中,在扣环3的作用下,第一耦合器体1和第二耦合器体2连接为一个环状的整体结构;这种类似纽扣的连接方式比较稳固,因此不需要其他的辅助固定方式(如绑扎带等);而且由于防腐涂层5的存在,本实施例的电感耦合器在潮湿、腐蚀性等环境中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不会因恶劣的环境影响耦合效果和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易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未经大连易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97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