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振动抛光机的抛光丸中分离出残留铁屑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9441.1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7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漆世荣;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伍田机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7/00 | 分类号: | B24B5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陈亚石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抛光机 抛光 分离 残留 铁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抛光机附属部件,尤其是一种从振动抛光机的抛光丸中分离出残留铁屑的装置。
背景技术
振动抛光机广泛应用于金属的表面加工中,大部分的振动抛光机都要求抛光丸清洁无杂质,尤其是不能有铁屑等能划伤工件的杂质物。而工业生产中,铁屑是很容易从工件表面脱落或从其它地方带入到抛光丸中,从而影响抛光质量,分离抛光丸中的铁屑对保证抛光质量非常重要。
目前常用的分离铁屑的办法主要有筛选法和磁铁吸附法。筛选法劳动强度大,不适合日常维护使用,一般是在一个中长时期内定期进行筛选;磁铁吸附分离法操作简单,适合日常维护使用,其使用方法是在振动状态下,将磁铁放入抛光机中进行振动抛光即可,但该方法其缺点在于在磁铁吸附住铁屑的同时,铁屑又被抛光丸给抛掉,从而导致吸附不干净。可以说,目前分离抛光丸中的铁屑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抛光丸中的铁屑分离困难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入振动抛光机内,并从振动抛光机的抛光丸中分离出残留铁屑的装置,采用磁铁吸附分离的原理,特殊设计了一个强磁极和一个铁屑收集区,在吸附铁屑的同时还能进行储放,从而达到彻底吸附的效果,操作简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从振动抛光机的抛光丸中分离出残留铁屑的装置,由至少一个圆环型永磁铁和一个铁磁极构成,所述铁磁极的磁极轴插入圆环形永磁铁的内圆通道内,在铁磁极的磁极轴端面附近区域会形成一个强磁极,且磁极轴端面与圆环形永磁铁内圆通道壁形成一铁屑收集区。
所述圆环形永磁铁内圆通道和铁磁极的磁极轴之间的间隙用塑料垫填充。
所述圆环型永磁铁可以为两个或多个,且两个或多个圆环型永磁铁叠放连接在一起。
最优的,所述磁极轴端部为圆锥体形。
工作时,将本实用新型放于振动抛光机中,本实用新型便会随抛光丸和铁屑一起振动,期间凡是有铁屑靠近磁铁,便会被磁铁吸附,随后在振动运动和强磁极的作用下铁屑会逐步向强磁极靠近,并最终落入铁屑收集区储放起来。铁屑收集区满铁屑后,取出该装置,再去掉铁屑收集区内的铁屑即可。一般振动5-10分钟左右铁屑收集区便会填满。根据抛光丸中铁屑的多少,可以进行二次吸附或三次吸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吸附效果好,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3 本实用新型铁磁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环型永磁铁;2.铁磁极;3.磁极轴;4.铁屑收集区;5.塑料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从振动抛光机的抛光丸中分离出残留铁屑的装置,由两个叠放连接在一起的圆环型永磁铁1和一个铁磁极2构成,永磁铁尺寸:外圆Φ210,内圆Φ110,高30mm(该型号可在市场上购买);铁磁极2由调质45钢加工而成,铁磁极2的磁极轴3插入圆环形永磁铁1的内圆通道内,磁极轴3端面为圆锥体形,在铁磁极2的磁极轴3圆锥体形端面会形成一个强磁极,且磁极轴3端面与圆环形永磁铁1内圆通道壁形成一铁屑收集区4。圆环形永磁铁1内圆通道和铁磁极2的磁极轴3之间的间隙用塑料垫5填充。
在对QPQ工艺处理的小齿轮进行批量振动抛光工作中,每连续抛光4 个小时,就可用本实用新型吸附一次铁屑,即可保证抛光丸中没有铁屑划伤工件,从而确保抛光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伍田机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伍田机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9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