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8872.6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2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应立;曹俊锋;应志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汇川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5/00 | 分类号: | B65F5/00;B65F9/00;B65F3/00;E04F17/1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生活 垃圾 分类 收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楼宇生活垃圾分类清理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并且越来越高。毫无疑问,高层建筑既可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又可提升城市的现代文明气息,但是也存在某些不利因素,典型的如垃圾分类收集、清运乃至处理较为麻烦。
目前,由于建筑物的结构有两种形式,因此垃圾处理方式也相应有两种。一是在建筑物上不设置即不构建垃圾专用通道,也就是说建筑物不具有供住户投放垃圾的垃圾通道或称垃圾投放口;二是在建筑物上构建有供住户投放垃圾的投放口。前者对垃圾的处理方式是:由住户将垃圾装入袋内并且置于公共楼道,由环卫人员或物业管理人员登楼收集,该方式存在垃圾周转过程长、容易招致蚊蝇、蟑螂和鼠类和影响公共楼道的环境卫生。并且时常会因垃圾袋破裂导致垃圾扩散,增加收集难度,特别是当垃圾袋内装有含水的例如剩羹残渣、变质瓜果之类的杂物时,则产生污水泄出,对收集处理进而增加难度。后者由于在建筑物上配套有垃圾通道(人们习惯称垃圾井),因此对垃圾的处理方式是:由住户将垃圾直接投入垃圾通道,进而由环卫人员清除。
除上述两种方式之外,还有对不具备垃圾通道的建筑物的住户依据规定或者依据约定俗成的自行处理方式将生活垃圾携带至楼下投入垃圾箱或垃圾房内,该方式虽然可以保障公共卫生,但是住户并不方便。
上述对垃圾的处理方式除了所述的相应的欠缺外,还具有共同的弊病,那就是无法做到将垃圾实施分类,周知的道理,垃圾有有害垃圾即不可回收的垃圾和可回收的垃圾之分,此外还有干、湿垃圾之别,等等。只有住户在丢弃之前进行人为分类,并且分得越细越好,才能方便回收并处理。然而由于目前面广量大的高层建筑虽然构建有垃圾通道,却不具有针对不同垃圾配套分门别类的投放口,而是使不同垃圾自同一投放口倾集于同一垃圾通道。
将垃圾分类既是崇尚现代文明的体现,也是节约资源的时代趋势,然而,已有技术中的建筑物的垃圾通道因单一而抑制住户对垃圾的分类,因而有必要加以完善。
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中国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CN201385917Y推荐了多箱体式垃圾分类收集箱,该专利方案虽然能将厨余即厨房垃圾、玻璃、废纸、塑料、金属、废旧电池、有毒有害垃圾、废木料和泡沫等等分开,但是使用较为麻烦,因为对于高层建筑的住户而言,必须将垃圾带至地面,而高层建筑的住户总是希望不出楼宇并且在相应楼层即在其居住的楼层的公共通道直接将垃圾经相应的投放口投入。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433225Y提供了一种城市高层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该专利方案具有智能化的作用,能够体现其说明书第2页第11至19行的技术效果,但是实际操作比较麻烦,一旦在投放相应的垃圾时误操作投放按钮,那么会造成垃圾转分装置错误转分;一旦垃圾转分装置故障,那么功能丧失,不同的垃圾便混杂于一起;整体结构较为复杂,难以在建筑物上配套;不利于节约能源,因为每一次投放垃圾,垃圾转分装置便工作一次,即垃圾转分装置的电机运转一次。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继以完善,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即将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住户方便投放不同性质的垃圾、有利于避免不同性质的垃圾混杂、有便于在建筑物上构建和有益于节约能源的建筑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建筑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机构,所述的建筑物包括建筑物本体,该建筑物本体构建有自底部楼层到达顶部楼层的垃圾井和构建有楼层公共通道,楼层公共通道上设有与所述垃圾井相通的用于将生活垃圾投入垃圾井的垃圾投放口,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井分隔成复数个彼此独立的垃圾引出井道,而所述的垃圾投放口同样分隔成数量与垃圾引出井道相等的并且与垃圾引出井道相通的垃圾喂入区,一个垃圾喂入区对应于一个垃圾引出井道,并且在各个垃圾喂入区上构成有用于将垃圾引导到垃圾引出井道内的垃圾引导窗,在垃圾投放口的部位并且朝向楼层公共通道的一侧固定有一窗套,该窗套具有数量与所述垃圾喂入区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与垃圾喂入区相对应的垃圾窗口,每个垃圾窗口用于投入一种性质的垃圾,并且在每个垃圾窗口上配设有窗门,窗门上具有提示垃圾性质的信息,其中:在所述的垃圾引出井道的底部配置有可移出式垃圾收集小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垃圾井的底部设有排污沟道,该排污沟道贯通所述的垃圾引出井道并且与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汇川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汇川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8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夯移动架
- 下一篇: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用便捷测量液体外加剂容量的储料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