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传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8245.2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8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顾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曙华 |
主分类号: | F28F1/40 | 分类号: | F28F1/40;F28F13/02;F28F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2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的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对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进行热交换的传热管。
背景技术
空调、冰箱、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冷凝器、冷却器均有一个对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在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的过程,而换热器的重要零部件是传热管。目前市场上常见国外和国内生产的换热器,均采用内外光滑表面的铜管为传热管,这种表面光滑的传热管,其管内介质的流动为片流,在管壁的表面存在一个附面层,片流和附面层将影响两种不同温度流体的换热效率。同时为达到一定的换热效果,换热器就需增加传热管的数量,造成换热器体积的增大,以及传热管的消耗增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化换热过程,明显提高换热性能的热交换传热管。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交换传热管,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内管壁上设置有沿管道方向延伸的用于阻止液体流动的钢丝。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下面作出进一步技术改进:
作为优选,所述钢丝呈螺旋形,并粘贴在管道本体的内管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形钢丝为六根均匀分布在管道本体的内管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传热管还可以为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管道本体的内管壁的壁面为环状的波浪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使管道本体内液体的流动成为不规则的紊流状态,减少了附面层的厚度,管道本体内管壁上设置的螺旋形钢丝,使流体产生不规则的旋转,管道本体内横截面上各部分流体的温度趋于一致,强化了热交换过程,而且也增大了传热面积,加速了热量的传导和散发,从而使传热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而提高了整个换热器的性能,缩小了换热器的体积,节省了热交换传热管在换热器内的使用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本体的内管壁剖面结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管道本体,2-钢丝,3-内管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热交换传热管,包括以下主要部件:
管道本体1,钢丝2,内管壁3。
上述部件的连接关系是:
一种热交换传热管,包括管道本体1,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管壁3上设置有沿管道方向延伸的钢丝2;上述钢丝2呈螺旋形并粘贴在管道本体的内管壁3上;上述螺旋形钢丝2为六根均匀分布在管道本体的内管壁3上;上述管道本体1的内管壁3的壁面为环状的波浪形。
本实施例中的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粘贴在管道本体的内管壁3上的螺旋形钢丝2,使管道本体1内液体的流动成为不规则的紊流状态,减少了附面层的厚度,螺旋形钢丝2并使流体产生不 规则的旋转,使管道本体1内横截面上各部分流体的温度趋于一致,强化了热交换过程,而且也增大了传热面积,加速了热量的传导和散发,从而使传热传递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而提高了整个换热器的性能,缩小了换热器的体积,在换热器内节省了热交换传热管的使用的数量。
综上所述,便可以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曙华,未经顾曙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8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音频的机械故障检测装置
- 下一篇:带折叠座椅的排队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