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身安全带背心式充气救生衣在审
申请号: | 201120138215.1 | 申请日: | 201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7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司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建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125 | 分类号: | B63C9/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身 安全带 背心 充气 救生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衣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身安全带背心式充气救生衣。
背景技术
全身安全带背心式充气救生衣是一种兼具水上自救和外部救援、协同救援的安全装备。穿在身上不影响正常活动,遇到紧急情况可充气自救,并有相应装置进行外部救援和抢险救援人员之间的协同安全保护。
目前广泛使用的背心式水上救生衣,一种是在背心的前、后面填充具有一定浮力的轻质固体材料制成。这种救生衣因为填充材料体积较大,所以穿起来臃肿碍事、行动不便。另一种是充气式救生衣,解决了前一种救生衣的上述缺点,未充气前与普通背心相似,不影响任何活动和作业,充气后产生浮力,以起到水上自救的作用。
上述救生衣共同的缺点是,仅限于水上自救,不能为外部救援和协同救援提供充分必要条件。当人员在水上遇险后,固然首先需要紧急自救,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外部救援,将陷入二次险情,遇险人员仍无法得以逃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身安全带背心式充气救生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身安全带背心式充气救生衣,包括背心式充气救生衣本体和全身安全带,所述的背心式充气救生衣本体包括前片和后片,所述的全身是安全带包括胸前带和胸后带,所述的胸前带与所述的前片匹配连接,所述的胸后带与所述的后片匹配连接。
所述的背心式充气救生衣本体的前片和后片内表面均设有夹层,所述的胸前带和胸后带分别穿过各自匹配的夹层。
所述的夹层为通过尼龙扣与背心式充气救生衣本体连接。
所述的背心式充气救生衣本体的前片和后片的上部内设有气囊和充气装置,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自动或手动充气装置和吹气装置,所述的吹气装置位于背心式充气救生衣本体的肩部上。
所述的背心式充气救生衣本体的肩部上还设有求救装置,该求救装置可以为求救哨,或者是求救发光器。
所述的全身安全带的两个胸前带之间设有锁扣,腿环部设有匹配的两个连接环,两个连接环之间通过D型锁连接。
所述的全身安全带的下部设有尼龙扁带,该尼龙扁带上连接有快挂;所述胸前带和胸后带上端的汇合处连接有吊环,该吊环穿出背心式充气救生衣本体的领部。
所述的背心式充气救生衣本体上还设有反光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衣将全身式安全带和充气式救生衣有机结合起来,集落水自救、外部救援和协同安保功能于一身,不仅使落水者能够正常呼吸、等待救援,而且也为后续的施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最大限度挽救遇险人员生命。也适用于抗洪抢险、需要将若干救援人员连接起来的情况。
1、领后吊环、D型锁、扁带、快挂可以方便的与外部救援工具安全连接,协助外部施救者拯救落水遇险者。另外在抗洪抢险工作中,D型锁、扁带、快挂可将若干人员方便快捷的连接起来,便于协同工作,还可以提高安全性。
2、反光条和口哨的设计更便于搜救工作的开展,当然也可以在本救生衣上加装发光器,也能便于搜救。
3、胸部和腿环部的双带扣设计,可以避免在水中时穿者掉进装备中失去浮力。
4、未充气情况下,如同穿着普通背心,不妨碍作业自由;一旦落入水中,在水中遇到危险需要浮力的紧急时刻,充气装置自动打开,或手动拉下充气阀上的拉手,便可在5秒钟时间内充气变成具有8~15公斤浮力的救生衣;救生衣向上托起人体,使头、肩部露出水面,从而能够及时获得安全保护。救生衣上有吹嘴(即手动充气装置),也可吹气。
5、正确穿戴并充气后可为穿者提供稳定浮力,使其身体向后倾斜30-60度之间,脸部朝上、头部露出水面,即使失去知觉或精疲力尽的人,也可保证正常呼吸、等待救援。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实用新型中所采用充气救生衣本体的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实用新型中所采用充气救生衣本体的后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该全身安全带背心式充气救生衣前面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图中1.胸前带、2.胸后带、3.锁扣、4.连接环、5.腿环、6。气囊、7.自动充气装置、8.前片、9.后片、10.求救装置、11.手动吹气装置、12.吊环、13.夹层、14.D型锁、15.尼龙扁带、16.快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建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建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8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