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充满电振动和定时振动断电多用节电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7413.6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8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柏昌;孙泽楠;张蕊;柳梓;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柏昌 |
主分类号: | H01H13/18 | 分类号: | H01H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11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充满 振动 定时 断电 多用 节电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控制领域,主要是涉及手机充电、家用电器以及工、农、牧业等用电设备使用的手机充满电振动和定时振动断电多用节电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充电是直接将充电器插在电源插座上进行的。当电充满后,往往会忘记拔掉充电器,使充电器仍然处于通电状态中,浪费电能。现有的家用电器以及工、农、牧业用的生产作业设备也存在定时断电的需要,否则将造成电力的浪费或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手机充电饱和振动和定时振动断电方法及多用节电开关》专利(申请号200910011424.7)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但是由于节电开关的零、部件均装在机壳内,结构比较复杂,所用部件较多,体积大,充电器所占位置也比较大,给安装和调试带来困难,产品的精度也不容易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充满电振动和定时振动断电多用节电开关,该节电开关不耗电,可有效地对手机和电器设备的电源进行定时断电控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利用手机充满电振动和定时振动的功能,使电器开关断开,即将手机设置到定时振动的状态或利用手机充满电振动的功能,将手机倾斜地放置到节电开关机壳的上面;当手机到时振动时,在振动力的作用下,倾斜的手机沿倾斜方向自动滑动,落到节电开关的断电压钮上,通过手机自身的重量使节电开关的触点断开,实现定时同步断电。
实现以上同步断电方法的多用节电开关主要由机壳、转换开关、输出电源插孔和手机组成;输入电源插口、转换开关、输出电源插孔及工作状态指示灯设置在机壳的侧面;其特征是:节电开关的机壳是带有凸台的阶梯形状,在机壳上表面纵向的两个边缘,设置有防止手机侧向滑脱的凸缘;在机壳低端的上表面设置有断电压钮,机壳的端部设置有开关缺口;跷板开关位于机壳内,跷板开关压通端从机壳端部的开关缺口处露出机壳外,跷板开关压断端位于断电压钮的下面;
输入电源插口在机壳侧面,电源线的一端直接与输出电源插孔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通过跷板开关和转换开关与输出电源插孔连接;在输出电源插孔上并联有工作状态指示灯。
为适应不同大小手机的需要,另备有手机托板,手机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层。在机壳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机壳斜度调整旋钮,可根据所用手机的大小或重量的不同,调整机壳的倾斜角度,保证手机振动时能顺利地滑动。
使用时,把需要充电的手机或用电设备插入节电开关的输出电源插孔中,接通节电开关的电源,将手机设定到定时振动状态或利用手机充满电振动的功能,把手机倾斜地放到节电开关上表面的高、低端上,与低端上的断电压扭不接触。压下跷板开关的压通端,将跷板开关置于接通状态,开始对手机充电或用电设备开始工作。当手机到时振动时,在振动力的作用下,倾斜的手机沿倾斜方向自动滑动,落到断电压钮上时,压钮向下运动推动跷板开关的压断端,断开用电设备的电源。转换开关可使手机充电和使用其它用电设备之间进行工作转换,指示灯则显示工作状态。当所用手机较大或较小时,可使用手机托板,将手机放到手机托板上,再把手机托板倾斜地放到节电开关的上面,即可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定时自动切断电源时,可便捷地切断电源,有效地控制电能的流失,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电力资源,并可取代电子定时器。定时的时间长短不受限制,并能精确到秒。所用手机可以是只有定时振动功能的旧手机就能正常工作。具有结构精巧、操作简单、动作灵敏可靠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人民生活和工作中,及工、农、牧业的用电设备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手机托板图,图3为原理图,图4为跷板开关断开示意图,图5是跷板开关闭合示意图。图中1是机壳、2是凸缘、3是断电压扭、4是托板定位槽、5是机壳凸台、6和7是输出电源插孔、8是机壳斜度调整旋钮、9和10是工作状态指示灯、11是转换开关、12是输入电源插口、13是跷板开关压通端、14是跷板开关压断端;图3中的~是交流电源、K1是转换开关、K2是跷板开关、H1和H2是输出电源插孔、R1和R2是限流电阻、LED1和LED2是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柏昌,未经孙柏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7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