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6835.1 | 申请日: | 201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5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王丽丽;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6;B32B3/26;B32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碳酸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温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各种冷库、冷藏运输车、商用冷藏展示柜、车载冰箱或家用冰箱中广泛地使用保温板以实现减少热传导、节约能源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彩钢板来制备保温板。例如,图1所示为CN200820087808.8所披露的一种具有隔热保温作用的彩钢夹芯冷库板。该冷库板包括面板1和夹芯板2,其中,面板1为彩钢板,夹芯板2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两面分别涂有粘合剂,彩钢板分别位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两侧。然而,由于彩钢板自身的金属特性,因此在使用钉子固定或连接后,钉孔处易生锈。而且彩钢板还存在着不耐酸碱腐蚀、表面处理粗糙、自身重量大、导热系数高,室外冷库在下雨时噪音大等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温板包括:
一个第一面板层,所述第一面板层包括一层或多层中空聚碳酸酯板;
一个夹芯板层,所述夹芯板层包括选自下列的一层板:聚氨酯泡沫塑料板、膨胀聚苯乙烯板、挤塑聚苯乙烯板;和
一个第二面板层,所述第二面板层包括选自下列的一层板: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塑料板、玻纤增强塑料板、食品级通用塑料板,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层和第二面板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夹芯板层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保温板还包括一个反光层,所述反光层包括选自下列的一种:铝箔和塑料薄膜。
优选地,所述夹芯板层的密度为10-80kg/m3。
优选地,所述夹芯板层的厚度为40-250mm。
优选地,所述夹芯板层为聚氨酯泡沫塑料板,所述聚氨酯泡沫塑料板的密度为25-80kg/m3。
优选地,所述夹芯板层为膨胀聚苯乙烯板,所述膨胀聚苯乙烯板的密度为10-35kg/m3。
优选地,所述夹芯板层为挤塑聚苯乙烯板,所述挤塑聚苯乙烯板的密度为25-40kg/m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板采用中空结构聚碳酸酯板为一个面板层,具有不易生锈、耐酸碱腐蚀、表面处理细致、质轻等特点,此外,由于该面板层为中空结构,可以将冷库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汽导出,从而有效地保护保温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板的朝向所储存物品的另一面板层,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塑料板、玻纤增强塑料板或食品级通用塑料板。这些塑料板材成本较低而且不会污染对冷库、冷藏车、冰箱等内所储存的食品或物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温板的反光层可以利用其反光特性,有效减少热传导,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板可以应用于制备冷库、冰柜、冰箱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保温板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保温板的单层中空聚碳酸酯板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个保温板的多层中空聚碳酸酯板的结构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保温板的结构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保温板的结构图。
附图中所使用的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或功能。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而言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温板中的各面板层、夹芯层和反光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板材,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制备。
在图2中,第一面板层3是单层中空聚碳酸酯板。在图3中,第一面板层是多层(两层或两层以上)中空聚碳酸酯板。中空聚碳酸酯板具有不易生锈、耐酸碱腐蚀、表面处理细致、质轻等特点,此外,由于该面板层为中空结构,可以将冷库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汽导出,从而有效地保护保温板。在使用时,第一面板层暴露在外,例如冷库或冷藏车的外壁等。
在图4和图5中,夹芯层5可以是聚氨酯泡沫塑料板、膨胀聚苯乙烯板、或挤塑聚苯乙烯板。通常夹芯层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夹芯层5可以是在第二面板层4上由聚氨酯发泡材料发泡形成,也可以是预制的聚氨酯泡沫板材。夹芯板层的密度控制在25-80kg/m3,其厚度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控制在40-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6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内饰材料用印刷机的烘干装置
- 下一篇:复合材质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