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体发光的LED霓虹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6709.6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2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勇 |
主分类号: | F21S4/00 | 分类号: | F21S4/00;F21V19/00;F21V5/08;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孙家蔚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体 发光 led 霓虹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霓虹灯,尤其涉及一种不用不透明包覆层的通体发光的LED霓虹灯,属于LED霓虹灯的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LED霓虹灯(即发光二极管霓虹灯)因其柔性强、应用广泛、寿命长、安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现有LED霓虹灯,要么是能明显看出由点光源组成的发光带,要么是看起来象线性光源的发光带,前者因为每一个发光二极管都有阴影而明显看出是点光源,与传统的霓虹灯的线性光源不同,所以在用作霓虹灯时其效果不佳,不是霓虹灯领域的主流;后者因为看起来象线性光源,效果接近于传统霓虹灯,所以应用广泛。
在现有的看起来象线性光源的LED霓虹灯中,无论单色还是混色,其结构都是在透明或半透明散光芯线中安装发光二极管,然后在芯线外面包覆半透明散光包覆层(即半透明散射体)后再在发光二极管不发光的一侧包覆不透明包覆层,或直接在芯线外面的发光二极管不发光的一侧包覆不透明包覆层。之所以要包覆不透明包覆层,是因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与芯线的轴向方向垂直,在发光二极管不发光的一侧就很暗,所以通过包覆不透明包覆层达到使芯线的发光二极管不发光的一侧完全无光的效果,使芯线的发光二极管发光的一侧形成完整的发光带。这种结构的缺陷在于:由于增加了不透明包覆层,不但增加了弯曲难度、材料成本,而且始终无法形成通体发光的效果,这与传统的霓虹灯效果依然有差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不用不透明包覆层的通体发光的LED霓虹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散光芯线、发光二极管和散光包覆层,其中,所述散光芯线为透明或半透明散光芯线,所述散光包覆层为半透明散光包覆层,所述发光二极管均匀地安装在散光芯线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均以所述散光芯线的轴向方向为光源投射方向,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光源投射方向均相同;所述散光芯线被所述散光包覆层整体包覆。
由于每一个发光二极管都被另一个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包围,经过散光芯线及散光包覆层的散射后,发光二极管自身的阴影就几乎看不见了,所以形成通体发光的发光带。这种发光带的发光效果同时具备了传统霓虹灯和现有LED霓虹灯的所有优点,并克服了传统霓虹灯和现有LED霓虹灯的缺点,可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具体地,作为发光二极管的安装方式之一,在所述散光芯线上,在与其轴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横向通孔,所述发光二极管安装于所述横向通孔内。为便于焊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两个焊点均位于与所述散光芯线的轴向方向相垂直的同一个平面内。为便于布线,在所述散光芯线上靠近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电源焊点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散光芯线的轴向方向同向的用于放置电线的凹槽。
作为发光二极管的安装方式之二,在所述散光芯线内设置有与其轴向方向同向的纵向通孔,所述发光二极管安装于所述纵向通孔内。这种方式又有两种具体的安装方式,其一,在所述纵向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开口;其二,在所述散光芯线上,在与其轴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横向通孔,所述发光二极管安装于所述横向通孔与所述纵向通孔相交的孔内。
所述散光芯线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散光包覆层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不用不透明包覆层作为底座而且通体发光,所以不但更容易弯曲、便于应用,而且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整条光带没有阴影,与传统的霓虹灯的线性光源的效果完全一致,使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之一;
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之一;
图4是图1中的A-A剖视图之二;
图5是图1中的B-B剖视图之二;
图6是图1中的A-A剖视图之三;
图7是图1中的B-B剖视图之三;
图8是图1中的A-A剖视图之四;
图9是图1中的B-B剖视图之四;
图10是图1中的A-A剖视图之五;
图11是图1中的B-B剖视图之五;
图1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之六;
图1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之六;
图14是图1中的A-A剖视图之七;
图15是图1中的B-B剖视图之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勇,未经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6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土工格栅
- 下一篇:一种简化交通组织的T型交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