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流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5774.7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9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贵子;小串正树;川井洋一;大木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蓓亚株式会社;美蓓亚马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陈桂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流扇,尤其是关于电子设备等的冷却用的轴流扇。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个人计算机或复印机等的电子设备中,大部分电子零件收纳在较窄的框体内,从而电子零件发生的热聚集在框体内,会热破坏电子零件,引起大的问题。由此,在这样的电子设备的框体的壁面或顶面设置通气口,从该通气口将框体内的热向外部排出。作为这样的电子设备的冷却用机构使用轴流扇。用于冷却这样的电子设备的轴流扇尽可能地降低噪音,并谋求风量性能的提高。而且,为实现轴流扇的风量性能的提高,要使叶片的形状和外壳构造最佳化。
在叶片中,提出了通过使叶片的形状最佳化而谋求低噪音化的轴流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3是表示专利文献1的轴流扇的主视图,图14是沿图13的B-B′线剖开的剖视图。在叶轮的圆筒形轮毂2的外周面以放射状安装有翼1,叶轮的形状构成为所谓的前进翼。而且,以在叶轮的外径的70%附近使翼截面的安装角θ最大的方式构成,由此使吹散负压面上的边界层而流出的涡流减小而实现低噪音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03391号
但是,随着近年来电子零件的高密度化,高性能化的发展,从电子零件发出的发热量增多。由此,收纳有电子部零件的电子设备所使用的冷却用轴流扇不仅要求低噪音化,还要求大风量、高静压,并要求风量特性的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研发的,其目的是提供通过改良轴流扇的叶片的形状来改善风量特性的轴流扇。
本发明人认真研究了叶片的形状和轴流扇的风量特性之间的关系。其结果,通过使叶轮形状尤其叶片的形状最佳化,能够进一步改善轴流扇的风量特性。
具体地,一种轴流扇,具有轮毂、具有配置在该轮毂的外周上的多个叶片的叶轮以及围绕该叶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前缘角度α在-8°~-20°的范围内,所述叶片的安装角度β在36°~50°的范围内,所述叶片的螺旋角度θ在10°±2°的范围内。
另外,优选地,所述叶片的前缘角度α在-15°~-20°的范围内,所述叶片的安装角度β在38°~50°的范围内,所述叶片的螺旋角度θ在10°±2°的范围内。
另外,外壳具有:筒状的盖罩;与该筒状的盖罩的两端一体地形成的凸缘;电机底座。所述筒状的盖罩从吸气口朝向排气口形成内壁面,所述内壁面的吸气口侧在与所述凸缘的角部对应的位置具有平缓的曲面,各曲面由两处弧形面形成,所述内壁面的中央部分形成倾斜面,所述内壁面的排气口侧在与所述凸缘的角部对应的位置具有曲面,各曲面由弧形面形成。
另外,筒状的盖罩具有在排气口与所述电机底座连结而成的多个轮辐,该轮辐在圆周方向上均等地配置,截面形状以翼形形成,并且以规定的角度倾斜。
另外,在外壳的所述圆筒状的盖罩的侧壁形成有狭缝或孔。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供一种轴流扇,静压-风量特性不会变得不稳定而降低,能够提高静压-风量特性。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提供一种轴流扇,静压-风量特性不会发生浪涌(surging)现象等而变得不稳定而降低,能够进一步提高静压-风量特性。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将吸气口的空气平缓地引导至筒状的盖罩的内部,并且将通过了筒状的盖罩的内部的空气引导至排气口,从而能够提高风量特性。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将通过了筒状的盖罩的内部的空气引导至排气口,并且使排气口侧的压力增加,从而能够提高风量特性。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能够将形成在圆筒状的盖罩的侧壁上的狭缝或孔作为吸气口,能够实现进一步的高风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轴流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轴流扇的剖视图。
图3是从图1所示的轴流扇的吸入侧观察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轴流扇的仰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叶轮的立体图。
图6是以图5所示的叶轮的俯视图对前缘角度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对叶片的前缘角度和流量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以图5所示的叶轮的侧视图对安装角度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对叶片的安装角度和流量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对叶片的螺旋角度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对叶片的螺旋角度和流量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蓓亚株式会社;美蓓亚马达株式会社,未经美蓓亚株式会社;美蓓亚马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5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盆型齿轮输入侧的双轮系驱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电圆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