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卫星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35340.7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4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秦春英;卢淑贤;杨培锋;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22;H01Q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253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卫星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车载卫星通信天线,操作安全,使用方便,维护简单。
背景技术
目前,将卫星通信天线集成在改装的车辆上,形成车载式卫星通信系统已经被普遍应用,它可以使得卫星通信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种车载式卫星通信却有着诸多不便,比如抗风能力不强,抗风级数不高,通信信号不稳定,信号干扰等情况。尤其是在使用大功率功放的卫星天线上,更容易出现上述情况。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目前的车载式卫星通信天线是将天线功放捆绑在天线的支架上,虽然有利于功放的固定和信号传输。但是这样对于大功率功放的天线来说,就存在一些难点,大功率功放往往重量较重,固定在天线支架上对于天线支架的承受能力是个考验,同时其固定在天线支架上,天线的俯仰运动、方位运动将需要更多的力矩,耗费更多的能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所提供一种操作安全、使用方便、维护简单的、使用大功率功放的车载式卫星通信天线。
车载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功放借助安装平台安装在天线面水平支架的两侧,且功放的一端连接波导,波导的另一端连接至天线馈源。
前述的车载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与天线面的安装底座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在安装平台上设有导轨,导轨边沿开螺栓孔,功放沿导轨安装拆卸且用螺栓固定。
前述的车载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在内侧导轨外安装三角支架加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个40w的天线功放的重量可达到150公斤,本实用新型不将功放绑定在天线支架上,而是安装在天线面水平支架的两侧,减轻天线支架的压力,缓解天线支架的支撑作用,增强天线面的稳定性和天线的抗风能力;降低天线在方位旋转、俯仰运动中的力矩,降低天线寻星的能耗。方便天线在改装车辆上的改装。而且天线功放所处理的高频信号经过波导转换实现降频,可以减轻信号串绕现象,使得信号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天线整体示意图;
附图1中主要部件的说明:1、天线面,2、天线馈源,3、功放组件,4、支架,
图2 是未安装功放的功放组件示意图;附图2中主要部件的说明:12、螺栓,
图3 是安装功放后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中主要部件的说明:5、功放器,6、功放电源,7、波导,8、波导连接器,9、垂直螺栓,10、水平螺栓,11、波导信号接出口,13、功放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天线整体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车载卫星天线,包括天线面1、天线溃源2、功放组件3、功放固定槽、波导7、波导连接器8。与传统的车载卫星天线不同的是,功放组件3固定在了天线面1水平支架4的两侧。功放组件包括安装平台、导轨、功放,其中安装平台安装在天线面1的两侧,且与天线面1的安装底座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安装平台上设有导轨(插槽13),方便功放的拆装,导轨边沿安装螺栓,用于固定功放。
图2 是未安装功放的功放组件示意图,图3 是安装功放后的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3,具体的安装过程是:首先将三角支架14通过垂直螺栓9固定在平台上,并在三角支架上通过水平螺栓10固定插槽13,插槽上带有螺栓12,用于固定带边孔的功放电源,功放电源与功放是一体的,这样可以实现大功率功放的水平固定。
功放实现水平固定后,距离天线馈源2的距离较远,为了减少信号的衰减和对其他电子元件的电磁串绕,功放信号出来后,安装U型波导7(波导的一端连接功放,另一端连接天线馈源2),去处信号噪声和降频,通过波导连接器8将功放的高频信号转换成低频信号,信号通过波导信号接出口11输出至天线馈源2,实现上载信号的传输。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5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