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拆卸式粉笔收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35270.5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2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
主分类号: | B43L21/02 | 分类号: | B43L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卸 粉笔 收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收集粉笔粉尘的拆卸式粉笔收尘器。
背景技术:
用粉笔书写板书,是将石膏粉末涂在黑板上。擦拭黑板时,石膏粉尘(粉笔灰)在空气中短暂飘扬后坠落在黑板附近的物面和地上。其颗粒较大,多在100微米以上,较重,落下较快,在空中飘浮时间短。据劳动卫生有关资料,生产、生活环境空气中的粉尘微粒,直径在10~20微米以上者,经鼻孔吸及时多数被鼻毛、鼻、咽、喉部阻挡,附着在粘膜小气道及肺泡。若为对机体有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硅、石棉),在肺泡及小气道中积存较多,将对人体造成损害。由上述可知,粉笔灰尘的颗粒较大,大多不会吸入到下呼吸道,又加上石膏本身对人体无毒,医学界至今也尚无因吸入粉笔灰引起肺部疾病的报道。中国劳动卫生部门,在职业尘肺的有关规定中,也没将粉笔灰作为肺的病因。 尽管粉笔灰对人体并无大害,然而中国数以百万计的教师,每天都要用粉笔作板书,每天都生活在擦拭黑板后的粉笔灰尘中,仍可引起鼻、咽、喉部不适。
教师常需在黑板上书写、绘图进行讲解。在45~50分钟的一节课里,就要擦写数次,下课时,往往在手上、袖子上,甚至头发、肩膀上都留下一层白色粉笔灰。天天如此,年复一年,工作20~30年后,消磨了数以万计的粉笔。不可避免地从鼻孔吸入一些粉笔灰。吸入粉笔灰是否致病,是广大教师至为关切的问题。
而在教师在书写中所产生的粉尘往往会落到地面上,或者以其他方式在教室内飘散,不仅在粉尘清理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需不定期的对地面粉尘进行打扫),而且四处飞扬的粉尘还会落在学生的桌面上,影响了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上课心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收集粉笔粉尘、结构简单的拆卸式粉笔收尘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拆卸式粉笔收尘器,包括收尘器和粉刷,所述收尘器拆卸式安装在黑板底部一侧墙体上,所述粉刷放置于所述收尘器上。
所述收尘器为盒状、方形,在与黑板底板相接处开设有收集口。
所述收尘器底部开设有开闭门。
本实用新型一种拆卸式收尘器使用起来较为方便,而且生产制造较为简单,由于本实用新型收尘器是拆卸式安装在黑板上,便于将其拆下清洗,在使用时只需要使用粉刷将黑板底部槽内堆积的粉尘扫入收尘器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收尘器大大减少了使用抹布的次数,减少了粉尘,给学生和教师带来的烦恼。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拆卸式粉笔收尘器,包括收尘器1和粉刷2,所述收尘器1拆卸式安装在黑板3底部一侧墙体上,在黑板2下设置有一个水平的积尘板21,在使用黑板擦将黑板3上的字体擦掉时,粉尘会落在积尘板21上,收尘器1在安装的过程中具体是安装在积尘板21的一侧。
粉刷2放置于所述收尘器1上,在使用时可以将粉刷2拿起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收尘器1的形状为方形,在与黑板3的积尘板21相接处开设有收集口4,收集口4正好与积尘板21相接,即收集口4与积尘板21相接处相互密合无缝隙。
在收尘器1底部开设有用于将收尘器1内所收集粉尘放出的开闭门5,通常情况下开闭门5口设置在收尘器1的底部,可以直接将粉尘放出。
本实用新型一种拆卸式收尘器使用起来较为方便,而且生产制造较为简单,由于本实用新型收尘器是拆卸式安装在黑板上,便于将其拆下清洗,在使用时只需要使用粉刷将黑板底部槽内堆积的粉尘扫入收尘器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收尘器大大减少了使用抹布的次数,减少了粉尘,给学生和教师带来的烦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未经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35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